电力施工企业外部环境条件及经营管理对策分析摘要本文解释了电力施工企业及外部环境条件的相关概念、意义,从电力市场等五个方面分析了火电施工企业的外部环境条件,阐述了这五个方面对火电企业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电力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对策。关键词火电施工企业环境条件管理效益火电建设项目属于大型或特大型工程项目,传统管理模式之下长期经营的火电企业的管理工程项目水平参差不齐。新常态下,火电企业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着一系列的深刻变化,势必对火电企业的经营管理及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如何认识、适应、应对企业外部的变化,推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实现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成为每一个火电企业都要面对的新课题。一、火电企业及外部环境条件相关概念、意义火电企业是指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以可燃物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企业,一般存在状态为发电厂或热电厂(热电联产电厂)。它的基本生产过程及原理是利用燃料将水加热产生蒸汽,完成燃料的化学能向热能的转换;利用蒸汽产生的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完成热能向机械能的转换;最后利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实现机械能向电能的转换。火电企业通常以蒸汽机或燃气轮机作为原动机,电站规模较小的,也会使用内燃机。蒸汽进入汽轮发电机组的汽轮机,通过其中各级叶片做功后,乏汽全部进入凝结器凝结为水,即为纯凝机组,一般发电厂使用此方式。如果是热电厂,则在叶片中间抽出一部分蒸汽到换热器加热水,用于冬季采暖,即采用抽气供热机组。如果全部乏汽都用于供热,就是背压供热机组。相比之下,纯凝机组的煤耗低于供热机组,发电效率高于供热机组。无论是采用煤,还是石油、天然气,火力发电都是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电能和热能,同时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生产过程。这一过程涉及电力和热力负荷、接入系统、燃料源、交通运输方式和环保要求等外部因素,这些因素成为影响火电机组运行方式、制约火电企业经营效益的外部环境条件。本文涉及的影响电力施工企业的各项外部环境条件分析、经营管理对策讨论,均是以燃煤发电为例确定并展开。二、电力施工企业外部环境条件分析施工企业在建设火电工程的过程中,面临的外部环境及管理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围绕的主题始终是一致的――管理工程项目。不管是业主还是承包商,他们各司其职的同时又被各种管理关系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在这种大环境中,如何客观地理顺其外部环境条件非常重要。下面我们主要从多角度对其外部环境条件展开分析。(一)电力市场电力工业发展速度下降,电力消费增速明显回落2016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9198亿千瓦时,这不仅大幅超过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仅0.5%的同比增速,也超出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上一年对2016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的数次预测。但从历史上看,5%的增速并不算高。(二)用电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传统火电市场将继续萎缩,核电等清洁能源发电比重进一步上升2016年1~8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389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剔除2月份闰月因素,日均同比增长3.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7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第二产业用电量27537亿千瓦时,增长2.0%;第三产业用电量5277亿千瓦时,增长11.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5366亿千瓦时,增长9.7%。1~8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2507小时,同比减少173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2456小时,增加182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2727小时,减少228小时。1~8月,全国电源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6853万千瓦。其中,水电731万千瓦,火电2875万千瓦。(三)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行动计划实施力度增大,大力?l展清洁能源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16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控制煤电产能规模。合理引导投资建设预期,研究建立煤电建设风险预警机制,定期发布分省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提示。严控煤电新增规模,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地区和电力装机明显冗余地区,原则上不再安排新增煤电规划建设规模,取消、缓核和缓建一批已纳入规划或核准在建煤电项目,加大淘汰落后机组力度,严厉查处违规建设行为。(四)电源发展趋势从电力装机规模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