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参加评选扫黄打非基层站点进校园经验情况材料开展“扫黄打非”进校园工作,坚决打击各类非法出版物和文化垃圾,是有利于营造安全、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杜绝各类侵权盗版教材、教辅和其他制品流入校园,有利于增强学生支持正版、自觉抵御有害出版物和不良信息的意识,有利于倡导学生养成健康科学、文明的学习生活方式。为此,我校高度重视“扫黄打非”进校园工作,在县教委领导下、县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的大力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开展了一系列集中行动、专项治理和宣传教育活动。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切实做好“扫黄打非”进校园工作“扫黄打非”工作是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我校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部门、年级负责人为成员的学校“扫黄打非”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学校“扫黄打非”进校园集中行动、专项治理和宣传教育工作,建立了学校一把手负总责、分管校长具体抓的工作责任制;建立校长、处室、年级组、班主任四级治理、宣传责任体系,配备了专门的工作场所和人员,制定了岗位职责及相应的工作制度。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定期、不定期地组织人员对学校“扫黄打非”进校园工作进行检查,加强了对学校“扫黄打非”进校园工作的领导、监督和检查。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1.利用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时机,学校副校长对“扫黄打非”工作进行了动员,明确“扫黄打非”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2.充分利用学校广播、橱窗、黑板报、校园网、电子屏等平台,大力宣传“扫黄打非”的重大意义,揭露制黄贩黄、侵权盗版等非法出版活动及不健康网站的社会危害,特别是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危害。在学校开展“远离盗版”、“远离口袋书”、“远离不良游戏”等活动,设立“扫黄打非”知识宣传栏,开展盗版与正版、非法与合法图书实物展示,开辟为好读者找好书、为好书找好读者“双好”温馨提示;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远离文化垃圾,增强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的能力,防止有害读物在校园传播蔓延。3.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活动,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密切关注教育网上舆情信息动态,严密封堵各种谣言或蛊惑、诬蔑、负面影响的网上信息,排查信息安全隐患。对订购、使用教材教辅材料情况进行全面清查,坚决把盗版教材和教辅材料清出校园。4.开展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学校统一组织召开“扫黄打非”教育主题班会,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教育学生健康上网,不进游戏厅、网吧,不浏览涉黄的网站、网页,使学生了解盗版用书的基本特点,认识阅读盗版物的危害,鼓励学生抵制购买非法出版物和盗版书籍、影像制品等,引导学生自觉构筑抵制不健康内容的“防火墙”,让学生去阅读一些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统一的优秀图书,并借助课堂渗透法治教育,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5.开展“签名”活动。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开展了“远离和抵制各类非法出版物和文化垃圾”为主题的签名活动,承诺远离和抵制含淫秽色情、暴力、恐怖等内容的有害出版物;结合县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和书店在校园内开展优秀图书推荐展示活动,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6.开展主题思想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校教导处、团委、学生会和班主任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邀请县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人员来校为学生做“扫黄打非”、保护版权的法治教育讲座。开展弘扬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演讲比赛、“扫黄打非”专题手抄报制作、书法绘画作品征集和“扫黄打非”主题征文比赛等活动,真正让“扫黄打非”在学生中入脑入心,打造一个氛围浓的“书香校园”。7.加强校外环境监督。学校严把出版物进校园的关口,杜绝各类侵权盗版教辅教材和其他制品流入校园。邀请县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不定期的查处校园周边图书、音像店和流动摊点销售盗版图书、教辅教材及音像制品行为,特别是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等行为,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8.在加强对学生教育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