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局长在全年重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纲一、正视成绩与差距,坚定信心迎接挑战过去一年,全市教育系统坚持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省教育厅有力指导下,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实现“十四五”**教育的良好开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党对教育工作领导全面加强;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遵循,“五育并举”体系不断完善;以建设区域教育中心为目标,“十四五”教育发展高位起步;以构建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为主线,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协调发展;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动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以实施扩容增位工程为载体,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显著增强;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以强化常态化防控措施为抓手,校园疫情防控屏障安全稳固;以加强教育综合治理为保障,教育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以践行为民服务为宗旨,教育民生实事高效实施。但当前教育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有效举措,找问题、抓整改、补短板、促提升,全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二、明确方向与重点,奋力开拓向未来2022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开创**教育新发展、大发展、快发展的开局之年,全市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双维八统”总体工作思路,即坚持“建设区域教育中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一个目标,突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两项重点,强力推进“党建创优工程、立德树人工程、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扩容增位工程、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工程、民办教育规范工程、队伍素质提升工程、教育信息化推动工程、教育治理能力提高工程”等八项工程,持续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教育集团化改革、义务教育‘双减’改革、中高考改革、‘县管校聘’改革,课堂提质增效改革、教育试验区改革”等八项改革,努力办好一批教育民生实事,加快现代化区域教育中心建设,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二十大胜利召开。一是突出政治引领,着力打造党建特色品牌。全力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持续加强基层支部标准化建设,推动形成“一校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落实“三培养”机制,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二是突出五育并举,着力构建立德树人体系。推进“育德、启智、健体、尚美、乐劳”五大育人工程,把立德树人摆在首要位置,把关键能力作为重中之重,把身心健康列入刚性要求,把艺术素养融入成长基因,把劳动创造注入精神血脉。三是突出质量效益,着力打造区域教育高地。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大力实施公办中小学提质强校行动,深入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进一步加强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着力办好特殊教育,不断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四是突出教育公平,着力推动“双减”政策落地。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水平,管好教育教学秩序、管好考试评价、管好教师违规补课。深化培训机构治理,严格治理,严格审批,严格监管。五是突出优化结构,着力压缩民办义务教育占比。通过核减计划、关停学校等措施控制民办学校规模,通过新建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改制、政府购买学位等方式扩充公办教育资源,确保实现2022年底前将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控制在5%以内目标。六是突出育德培能,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推进“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强化教师培训,构建教师培训五级体系。强化校长能力提升,形成骨干校长、骨干教师区域教育辐射带动机制。强化编制待遇保障,持续优化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七是突出机制创新,着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深化教育综合评价改革,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巩固推进“县管校聘”改革成果,深化课堂改革,推进教学组织、教学方式、教学研究和学习方式改革,加快推行现代学徒制度改革,强化京津冀教育协作。八是突出问题导向,着力提升教育治理水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找问题、抓整改、补短板促提升”专项活动,就县区学校建设、规范管理、质量提升、队伍建设、督导保障等5个方面进行全面排查、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