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桥建设成套技术研究报告简本1引言波纹钢腹板预应力组合箱梁是国外新兴的一种桥梁结构形式,它是由混凝土顶底板、体外预应力筋和波纹钢腹板三者构成的组合结构,是对传统的混凝土桥梁的一种改进。自从1986年在法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波纹钢腹板体外预应力组合梁桥——Cognac桥后,波纹钢腹板预应力组合箱梁桥作为一种新型的桥梁结构得到了国内外工程界的广泛关注,日本、德国、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先后针对此种桥型开展了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至今,法国、日本等国家先后有几十座简支梁、连续梁、连续刚构和斜拉桥等不同结构体系的波纹钢腹板体外预应力组合梁桥建成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图1-1波纹钢腹板预应力组合箱梁结构示意图与普通混凝土腹板箱梁相比,它恰当地将钢、混凝土结合起来,应用混凝土顶底板抗弯、波纹钢腹板抗剪,充分发挥了材料的使用效率,又由于波纹钢腹板的折叠效应,纵向预应力的使用效率增加,提高了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了成本。该结构自重轻,运输和吊装方便,施工工期短,经济美观,综合优势突出,而且可以解决现在很多大跨连续梁或连续刚构中出现的混凝土腹板开裂问题,提高结构的耐久性。目前,我国正处于公路桥梁建设的高峰期,同时建设资金又相对匮乏,波纹钢腹板预应力组合箱梁桥正具备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等多项优点,应该说是我国桥梁建设中一种较好的选择。但由于我国研究的起步较晚、国外设置技术保护等原因,使得国内该桥型的应用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开展“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桥建设成套技术研究”项目研究是及时的和必要的,它将为我国波纹钢腹板预应力组合箱梁桥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可靠保障。1“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桥建设成套技术研究”系交通部2004年度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长安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青海省公路建设管理局共同承担。项目于2004年4月经投标立项,并于2004年7月正式与交通部科教司签订了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桥建设成套技术研究》合同。项目承担单位与参加单位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按照研究大纲确立的技术路线与实施方案,努力工作,经过四年的协同攻关,完成了项目科研合同规定的各项研究任务。在征得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中心批准同意后于2008年12月25日进行鉴定验收。由交通运输部专家委员会主任凤懋润、设计大师王用中、叶见曙、李春风、曾宪武等众多国内桥梁工程界权威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充分肯定了本项目科研成果,并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2.主要研究内容及实施方案2.1研究目标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在详细调研国内外实桥资料与相关文献和全面总结前期科研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室内模型试验和动静载实测等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分析了波纹钢腹板预应力组合箱梁的受力机理,建立了相关的分析理论和实用设计方法。并在依托工程中应用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开发通用计算程序,编制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以及标准跨径的通用图,从而促进波纹钢腹板预应力组合箱梁桥的推广和应用,并为今后的设计和应用提供技术保障。2.2主要研究内容本项目按合同规定内容分为十四个专题开展研究工作,各专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专题一:波纹钢腹板的剪切屈曲分析及抗剪承载力的实用设计计算方法研究在波纹钢腹板预应力组合箱梁中,剪力几乎完全由波纹钢腹板承担,梁的抗剪能力一般由波纹钢腹板的剪切屈曲控制,因而确定波纹钢腹板在剪切荷载作用下的屈曲模式和屈曲荷载,是此类结构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本专题针对波纹钢腹板,对其在剪力作用下的屈曲模式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试验研究,提出波纹钢腹板抗剪强度的实用计算公式。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共同完成。专题二:波纹钢腹板预应力组合箱梁桥抗弯性能分析波纹钢腹板预应力组合箱梁是由预应力、波纹钢腹板和上下混凝土翼缘板三者构成的高效组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