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七大洲的基本状况七大洲的位置、面积和分界线项目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人)国家和地区(个)位置和分界线亚洲(亚细亚洲)440029亿41东半球东北部,临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和高加索山与欧洲为界。非洲(阿非利加洲)30006亿多55亚洲的西南面印度洋、大西洋、地中海之间,以苏伊士运河与亚洲为界。北美洲(北亚美利加洲)24004亿多36在西半球的北部,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以巴拿马运河与南美洲为界。南美洲(南亚美利加洲)18002亿多13在西半球南部,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极洲140000几乎全在南极圈内,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环抱。欧洲(欧罗巴洲)10007亿多34亚欧大陆西部,北、西、南分别为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大洋洲9002,500万21介于亚洲、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各大洲地形特征对比洲名地形特征主要地形区亚洲地形复杂,起伏大;高原山地面积很广;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大陆东缘有岛弧链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等山脉;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德干高原、蒙古高原等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等平原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起伏不大;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海岸线平直。阿特拉斯山脉、德拉肯斯山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欧洲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海岸线曲折,冰川地貌广布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东欧平原,中欧平原,西欧平原北美洲三大南北纵列地形区,西部为科迪勒拉山系,中部为平原,东部为高原山地落基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科罗拉多高原,拉布拉多高原;大平原,密西西比河平原南美洲西侧是高大的山脉,东部是平原和高原相间分布,海岸线比较平直。安第斯山脉;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亚马孙平原,拉普拉塔平原,奥里诺科平原大洋洲地势起伏小,东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西部是低矮的高原。大分水岭;大自流盆地南极洲地势高,起伏大,被称为“冰原大陆”世界上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巴西、日本、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地跨两大洲的国家:美国、俄罗斯、土耳其、埃及、印度尼西亚、巴拿马、哈萨克斯坦等11、面积最大的六个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水资源最丰富的六个国家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巴拿马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对比2/23东亚南亚冬季夏季冬季夏季温度带及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及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高压中心或季风源地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印度洋气团极地大陆气团热带海洋气团极地大陆气团赤道气团盛行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季风特征冬季风势力强大夏季风强于冬季风气候特点温带:寒冷干燥亚热带:温和少雨温带:暖热多雨亚热带:高温多雨全年高温,冬季少雨,夏季多雨活动时间一般为9月到次年的4月一般从3月下旬到7月下旬9月到11月从5月末或6月初到7月日本工业特征的分析原料、燃料严重依赖进口,工业品大量仰仗外销,是口本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之一,也是最大的弱点。日本是个资源小国,战后经济又急剧膨胀,工业原、燃料消耗越来越多,国内供给更感不足,因此对外依赖愈加严重,战后日本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料和燃料,绝大部分依靠进口。在8种主要原料、燃料中,目前除木材和盐以及镍、铀、天然橡胶、棉花。羊毛等原料外,其他重要原料几乎l00%都依赖进口。日本进口原料、燃料不仅种类多、数量大,且增长速度快。近些年日本虽已采取一些省能源、节原料等措施,但对外依赖程度有增无减。如世界海上货运中,铁矿石的30.3%,煤炭30.7%,石油l5.6%,谷物16.8%都是输往日本的,占世界资源贸易的首位,号称第二经济大国的日本,成为世界上资源进口最多,对外依赖程度最大的国家。日本依赖国内巨大的生产能力,大量加工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品,主要工业品的出口从50年代占工业总产量的20%,上升到80年代的40%左右,被称为加工贸易型国家。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