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三元区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语文一、语基(20分)?(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10分)?有了书,才将古今距离的时间拉近了。“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从这几句话让我们看见了两千多年前一个名叫孔丘的老头子的形象的疲惫倒霉的样子(读《孔子世家》)。有了书,才将地域的远近缩短了。在黄土高原上我们能望见驶向冰岛的渔船和大海里汹涌的波涛(读《冰岛渔夫》)。读但丁的《神曲》,一个在尘世的人可以认识天堂和地狱。读吴承恩的《西游记》,一个最现实的人也能像孙猴子一样可以入地,什么书,什么不给你呢?足不出户,而卧游千山万水;素不相识,可以促膝谈心,给城市的人以乡村的风光,给乡村的人以城市的豪华。年老的无妨读血气刚盛的人的冒险故事,年轻的也可以学饱经世故的长者以经验。书籍是合人从野蛮到文明,从庸俗到崇高。高尔基曾这样说过:“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小小的梯子,我向这上面爬着,从兽类到人类,走到更好的理想境地,到那种生活的憧憬的路上来了。”真是这样,读书愈多,应当愈富于ruì[]zhì[]愈具有眼光。因为那样,可以经验得多,见闻得广啊!小气的人该会大方一点,xiá[]ài[]的人该会开旷一些。“学问就是力量!”有人这样强调说过。自然,也还是有俗不可耐的读书人的,正像有博雅的文盲一样。但原有博雅的人再多读上一些好书呢,我想他会像纯钢之出于生铁,更近乎炉火纯青了。因而有了黄庭坚“三日不读书,便学2/11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和梁高祖“三日不读谢玄晖(南朝齐著名作家)诗,便觉口臭”那样的话。1、根据拼音,把正确的汉字写在下面(2分)2、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反义词①天堂——②野蛮——③庸俗——④小气——3、古人形容事物的多少,爱用“三”字,如选文的画线二处。请你也举出四个含“三”字的成语、俗语或典故。?4、按要求仿造句子①给“有了书,才将地域的远近缩短了”补充一个事实论据。(仿原文“读,一个??????”形式)②给“书,什么不给你呢?”补充一处道理论据。(仿原文此论点后的表达方式)(二)?古诗文默写?5、默写上句或下句?_______________,西北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霜高洁,水落3/11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根据要求,完成6-8题(4分,选做第8题加2分)?6、诗圣杜甫“侧身天地更怀群,独立苍茫自忧民”的两句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7、《龟虽寿》中体现曹操老当益壮、壮心不已的奋斗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与朱元思书》中表现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9、一位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一位著名的音乐大师讨教。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不断脱帽。演奏完毕,作曲家问道:“大师,是不是屋里太热?”大师说:“不热。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中我碰到那么多熟人,不得连连脱帽。”这位大师答话的意思是?10、甲、乙二人同丙一起去公园照相。丙长得漂亮,就是脖子稍微有些短,一次甲给丙照相的时候想用俯角拍摄,乙小声地提醒说:“她脖子短,俯拍就更是显得缩脖子了。不如平折好。”丙听到乙在嘀咕什么,很敏感,找了个机会悄悄问甲:“他刚才说我什么?”请问,如4/11果你是甲,将如何转述乙的话?(注意:既要大体符合乙的意思,又要不伤害丙的自尊和乙、丙之间的感情)?甲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在班级篮球赛中,二班认为一班的实力不如自己,取胜有把握,其中一名队员还开玩笑说:“咱们上四个人都没问题。”如果你想用激将法提高一班的士气,将如何转述这句话?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1月7日《人民日报》报道,福建福州市闽候实验小学日前举行了一次公开课,赢得福州市普教到及福州市五区八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