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实施方案根据乡党委、教育局党委《关于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高度重视,认识活动意义此项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民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贯彻落实总目标的重大举措,是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抓手,是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是顺应各族干部群众期盼的民心工程和做好群众工作的必然要求,是转变干部作风的现实需要。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夯实基层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就是顺民意、得民心、惠民生的民族团结的好事实事,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做实,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切实增强广大师生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各族群众紧密的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二、加强领导,落实推进责任。1、统一思想,积极动员。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我们要高度重视,广泛动员,及时召开动员大会,积极发动广大师生参与此项活动,形成合力。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我校成立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组长:副组长:组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德育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此项工作,确保全员参与。3、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联系服务制度,建立联系档案和台账,实现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植入广大师生及其他干部群众的心田,生根、开花、结果。三、明确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充分发挥广大干部职工和各族群众的主体作用,不断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感情,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群众相互了解、尊重、包容、欣赏、学习和相互帮助,不断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感情,促进全校各民族和谐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通过开展此项活动,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五个认同”的观念,人人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民族团结,自觉融入到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环境中去,努力形成人人争做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人人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氛围。四、确定活动内容,稳步推进实施。1、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学校广播、走访交流等渠道抓住各种机会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惠民便民政策措施,让各族群众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关怀厚爱,感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无私支援,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2、通过主题班会、集中学习的方式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促进学生提高对民族团结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水平,了解新疆地方史,民族发展史等,增强学生的“五个认同”,使民族团结的思想深入人心。3、结对认亲,相互帮助学习。结对帮扶的学生以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低保户、残疾学生或残疾人子女为主。(1)师生结对:班子成员结对3名学生,其中每人一户残疾学生,中层领导及其他教师每人4名学生,为班主任的中层领导每人一名本班级残疾学生,每月进班级、进家庭,与学生共进餐各1次,与结对学生交流学习情况,了解思想动态,做好学习指导,思想指引,帮助学生解决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给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关爱。(2)民汉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结对:每名汉族教师结对一名少数民族教师,汉族教师帮助少数民族教师学习国语,共同学习交流我国的民族宗教基本知识,相互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相互同学科教研交流、课堂教学交流,每周至少联系1次,也可以利用节假日相互拜访走动,形成共学,共乐的氛围。(3)同年级组结对:每个年级的平行班结对,由班主任老师每月组织一次形式多样的活动,融洽感情,增进友谊,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领导班子成员进联系班级,与班主任、班干部、学生交流班级管理、教师教学情况、学生思想情况、家校联动情况。(4)教师与家长结对:结合我校开展的亲子活动和长期开展的家访活动,做到经常与家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