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十二校2017届高三历史12月联考试题-1-①②③④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十二校联考高三历史试卷2016年12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1。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思想主要有两个源头,即A.礼与法B.道与法C.礼与乐D.农与商2.现存的秦琅琊台刻石是研究秦朝历史的A.原始史料B.旁证材料C.间接证据D.转手史料3.孔子认为,“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这里的“礼”泛指A.钱财礼物B.等级秩序C.血缘伦理D.儒学源流4.“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陛下⋯⋯印曰玺。”这说明汉朝A.基本沿用秦制B.创设皇帝制度C.改革中央官职D.设立内外朝制5。“研究中国古代边疆史,不能不研究汉武帝。"汉武帝在巩固边疆方面的贡献是A.修筑长城,抵御匈奴侵袭B.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C.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管辖D.设置伊犁将军控制天山南北地区6.下幅《行政区划体系示意图》最早当出现在哪位君主在位时期?A.周武王B.秦始皇C.汉高祖D.汉武帝7.“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演变成通经致用,成为古代学者的普遍追求始于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西汉初年D.西汉中期8.从文化角度看,属于“儒家文化圈”范围的国家是右图中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上海市十二校2017届高三历史12月联考试题-2-9.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其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A.唐朝门下省B.宋朝枢密院C.明朝锦衣卫D.清朝军机处10.唐朝中央政府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有政策“设计厅”之功能的是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行中书省11。《元史·释老传》说:“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乃郡县吐蕃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可见,当时管辖吐蕃的机构是A.巡检司B.宣政院C.中书省D.军机处12。《岛夷志略》记载:“自泉州顺风二昼夜可至.⋯⋯地隶泉州晋江县,至元年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一十锭二十五两,别无科差。"文中划线部分应填A.香港岛B。台湾岛C。明州港D.广州城13.明朝内阁距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军机处距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A.皇宫建筑布局更合理B.政府行政效能有提高C.中央集权的日益加强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14.许倬云认为,日本文化其实是中国文化的新阐释,事实上并没有离开中国文化的根。这种“新阐释”最早可以追溯到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15。文天祥抗元被俘宁死不屈,以正气歌明志。这种气节折射出当时哪一社会主流思想A.道学B.佛学C.理学D.史学16。下列显然不是《海国图志》编撰意图的是A.“以夷变夏”B。“以夷款夷”C。“以夷攻夷”D.“师夷制夷”17。如果选择“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及其影响”为研究主题,其研究对象可选择A.商务印书馆、利玛窦B.《几何原本》、冯如C.商务印书馆、冯如D.同文馆、利玛窦18.以下最能说明上海租界为“国中之国”的是A.租界内公园禁止华人入内B.美英等联手成立了工部局C.租界内建屋开店须先由外国领事发给执照D.租界有下水道、自来水、路灯和平整街道19。《上海闲话》认为,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形成的“洋泾浜”英语,是一种以“中国文法和英国字母拼合而成,为上海特别之英语”。下列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A.伴随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入侵而出现上海市十二校2017届高三历史12月联考试题-3-B。读音不准,阻碍当时中西文化交流C.应该是中国留学生引入的舶来之品D。丰富汉语词汇,有利英语规范学习20.“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文中现象最有可能发生于A.清朝末年的北京B。清朝末年的上海C。民国初年的北京D。民国初年的上海21.“在十九世纪以前,中西没有邦交,西洋没有派遣驻华的使节.”这种状况在哪一条约签订之后被迫改变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22.“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之檄文出现在A。《南京条约》签订后B.《马关条约》签订后C.台儿庄战役开始前D.二战末期日本投降前23.下列体现司马迁治史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