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分为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和临时心脏起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是在皮下埋植心脏起搏器,起搏器产生电脉冲经过起搏电极导线传送至心脏,刺激心脏激动和收缩,以治疗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一种方法。临时心脏起搏是将电极导线经外周静脉(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送至右心室心内膜,将临时起搏器置于体外,发放脉冲电流来刺激心脏起搏,一般应用时间不超过1个月。一、概述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由脉冲发生器和起搏电极导线组成。永久性起搏器根据电极导线植入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和三腔起搏器。单腔起搏器是将一根电极导线放置于一个心腔,如右心室(心尖部)或右心房(右心耳)。双腔起搏器是将两根电极导线分别置于心房和心室进行房室顺序起搏治疗。三腔起搏器电极导线的放置方法,根据治疗目的不同分为双房+右室、右房+双室两种。双房+右室主要用于治疗房室传导阻滞合并阵发性房颤,右房+双室主要用于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以协调房室和(或)室间活动,改善心功能。(一)适应症1.永久性起搏器手术适应证(1)房室传导阻滞。(2)慢性双束支和三束支阻滞。(3)急性心肌梗死。(4)窦房结功能不全。(5)室上性心动过速。(6)治疗心动过速起搏。(7)血管迷走性晕厥。(8)肥厚性心肌病和扩张性心肌病。(9)心脏移植患者。2.临时心脏起搏手术适应证:主要是用于需紧急心脏起搏、病情可能恢复的患者。(1)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束支阻滞或心动过缓伴循环不良症状。(2)超速抑制治疗。(3)病窦综合征。(4)心动过缓。(5)心脏骤停。(6)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7)急性心肌炎伴严重房室传导阻滞。(8)药物中毒或电解质紊乱引起严重房室传导阻滞。(9)需保护性应用的患者。(二)禁忌症1.重度主动脉反流。2.周身性感染性疾病。3.感染性心内膜炎和败血症。4.严重肝肾功能障碍。5.严重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三)手术方法1.患者准备:常规心脏介入术前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型、血小板和出凝血功能检查、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X线检查等。2.器械及物品准备(1)常规心血管介入物品、起搏器、电极导线。(2)常规急救物品和用物,另备利多卡因、庆大霉素、75%酒精、1kg沙袋、除颤监护仪、吸氧吸痰装置等。3.手术步骤(1)永久起搏器安置术:以单腔起搏器为例,局部麻醉后,切开胸大肌皮肤达表层筋膜,做钝性分离制作皮下囊袋,将左锁骨外侧段下沿三角肌胸大肌沟切开寻找头静脉。在X线透视下,利用电极导管内导丝钢丝的塑形,将电极导线从头静脉、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送至右心室心尖部并嵌入肌小梁中,以X线正、侧位显示电极导管处于正确位置后,取出导引钢丝,用起搏分析仪检测起搏器参数是否符合要求,嘱患者深呼吸、咳嗽,观察电极位置、心电图形态及起搏电压阈值无变化后,在静脉切口处缝扎固定电极导管。将起搏器植入囊袋,通过皮下隧道将起搏电极导管引入囊袋,与起搏器连接并拧紧固定螺丝,分层缝合皮肤切口,敷盖消毒纱布,7天后拆除缝线。使用双腔起搏器需将心房起搏电极导线顶端置于右心房,心室起搏电极置于右心室。三腔起搏时如为双房起搏则左房电极置于冠状窦内,若为双心室起搏时,左室电极经过冠状窦放置于左室侧壁。(2)临时心脏起搏:局部麻醉后经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将双电极导管在X线引导插至右室心尖部,将电极接触心内膜,然后将头端电极接负极,近端电极接正极,起搏器置于体外而起搏。电极导管的静脉入口需以缝线固定并敷盖消毒纱布。二、护理(一)护理评估1.患者心理状态。2.患者病情,是否应用抗凝药物等。3.手术切口皮肤情况。(二)护理诊断1.胸闷、头晕:与心肌缺血、缺氧及心室率过慢导致脑缺血有关2.呼吸困难: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3.活动无耐力:由于心律失常导致心排血量减少,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致使患者易感觉疲乏、无力。4.焦虑、恐惧: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反复发作疗效不佳及接受侵入性操作有关。(三)护理目标1.不适症状逐渐减轻,心脏功能逐渐恢复。2.活动耐力增加,活动后无明显不适。3.预防术后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