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电与磁信息的传递与能源一、选择题1、下列设备中没有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A、收音机B、微波炉C、体检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D、红外线测距仪【答案】C【考点定位】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能是一次能源B、风能是可再生能源C、我国的煤炭取之不尽,用之也无污染D、能量是守恒的,故不会有能源危机【答案】B【解析】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产品,称为二次能源,例如:电力、蒸汽、煤气、汽油、柴油、重油、液化石油气、酒精、沼气、氢气和焦炭等等。故电能是二次能源;可再生资源,指可以重新利用的资源或者在短时期内可以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所以风能是可再生能源;煤炭储量有限,不是取之不尽的,同时,煤炭的燃烧会释放较多碳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会造成空气污染;能量是守恒的,但有些能量不能回收利用,故仍有能源危机,故ACD错误,B正确。【考点定位】能源与环保A.发电机B.电热器C.电动机D.电磁铁【答案】A【解析】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是由于有电流通过电流计,这个电流是由于导体运动时切割磁感线产生的,属于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故应选A。【考点定位】电与磁①沈括最早记述了“地理的两极和地磁两极不重合”的现象;②牛顿最早利用实验测量出了大气压的数值;③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④伽利略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①、④正确C.只有②、③正确D.只有①、③正确【答案】B【考点定位】物理学家及成就A.B.C.D.【答案】C【解析】A为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B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C为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D是电动机的模型。故选C。A.沈括﹣磁偏角﹣制造出了指南针,使人类更好地掌握了航海技术B.奥特斯﹣电流磁效应﹣制造出了电动机,提高了人类的工作效率C.安培﹣安培定则﹣制造出了电磁铁,开拓了电与磁之联系的科学研究D.法拉第﹣电磁感应﹣制造出了发电机,让人类逐步进入了“电”文明时代【答案】D【解析】沈括发现了磁偏角,但指南针不是沈括的发明,故A错误;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电动机不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故B错误;法拉第首先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故C错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制成了发电机,让人类逐步进入了“电”文明时代,故D正确;故选D。【考点定位】物理常识A.甲图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B.乙图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丙图是电动机工作原理示意图D.丁图是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使用的插座【答案】C【考点定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电流的磁效应发电机插座A.线圈匝数B.电流方向C.电流大小D.电磁铁极性【答案】A【解析】电磁铁磁场的强弱与电流的强弱、线圈的匝数、铁芯的有无有关。如图两电磁铁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相同,两电磁铁线圈的匝数不同,A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比B多,此现象说明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是线圈匝数。【考点定位】电磁铁磁场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A.目前人类己建成的核电站,都是利用核聚变发电B.核电站的核废枓可以直接堆放在露天垃圾场C.所有能量转化和转移过程,都遵循能量守恒定律D.水能,风能和太阳能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答案】C【考点定位】核裂变,能量守恒定律,能源的分类A.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B.磁体间的吸引或排斥作用是通过磁场实现的C.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S极发出,回到磁体N极D.地磁的N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的S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答案】B【解析】A、磁感线是人们为了方便研究磁场,在磁体周围画的带箭头的曲线,这些曲线在磁场中根本不存在.故A错误;B、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其中的磁体有磁力作用,磁体间的吸引或排斥作用是通过磁场实现的,故B正确;C、对于磁体,其外部的磁感线是从N极指向S极;其内部是由S极指向N极,故C错误;D、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的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故D错误;故选B.【考点定位】磁场A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