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育种学复习题单项选择题家畜生长发育的阶段可分为(B)。A、胎儿期和生后期B、胚胎期和生后期C、胚期和胎儿期D、胎前期和胎后期营养供不应求时,动物机体会分解自身某些组织以维持生命,其分解顺序为(A)。A、脂肪f肌肉f骨f胚胎B、胚胎f肌肉f骨f脂肪C、肌肉f脂肪f骨f胚胎D、脂肪f肌肉f胚胎f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以下那种留种方式下的群体有效含量最大(C)。A、公母数量不等,随机留种B、公母各半,随机留种C、公母各半,各家系等数留种D、公少母多,各家系等比例留种两个半同胞个体间的亲缘系数是(A)A、25%B、50%C、%D、%品质选配是根据交配双方(C)进行。A、亲缘关系B、体型C、品质D、外貌#形成合子的两个配子来自同一个共同祖先的概率称为(B)。A、亲缘系数B、近交系数C、相关系数D、回归系数为了获取最大的杂种优势用于商品生产,应采用(D、)。A、育成杂交B、级进杂交C、导入杂交D、经济杂交核心群取得的遗传改进扩展到商品群是通过(A)。A、繁育体系B、杂交C、选择D、繁殖在下列品种中,采用杂交的方法建立的品系是(A)。A、合成品系B、近交系C、专门化品系D、群系发源于一头优秀种公畜的畜群称为(A)A、单系B、品族C、近交系D、群系在下列品种中,属于培育品种的是(B)A、藏鸡B、新疆细毛羊C、荣昌猪D、四川白鹅轮回杂交中母本群除第一次使用纯种外,以后各代均用(A)。A、杂交所产生的杂种母畜B、杂种母畜C、上代亲本D、纯种母畜A、繁育体系B、杂交C选择D、繁殖28.杂种优势在(B)表现最明显。29.A、亲代B、子一代(Fl)C、子二代(F2)D、子三代(F3)30.30.选择差与留种率之间呈(B)相关。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偏相关32.31.结合个体表型值与家系均值进行的选择叫(D)。32.A、个体选择B、家系选择C、家系内选择D、合并选择33.育种值是指基因的(A)。34.A、加性效应值B、显性效应值C、上位效应值D、互作效应值35.畜群大小一般用(C)表示。36.A、个体数B、实际含量C、有效含量D、公母比例37.选择的最大作用是(C)。38.A、选优去劣B、打破了平衡39.C、定向地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D、创造变异40.猪的瘦肉率与背膘厚之间的关系是(B)。41.A、呈正相关B、呈负相关C、不相关D、呈偏相关42.产生选择极限的原因在于(B)43.A、、选择间隔太长B、、无可利用的遗传变异44.C、、选择强度太小D、、育种值估计不准45.选择差除以该性状的标准差称为(D)。A、留种率B、选择反应C、世代间隔D、选择强度46.伴性快羽公鸡与伴性慢羽母鸡交配后,子一代的母雏为(D)。A、丝羽型B、慢羽型C、常羽型D、快羽型47.选择指数法是针对(D)性状的选择方法。A、单一B、质量C、抗病D、多个48.发源于一头优秀种公畜的畜群称为(A)A、单系B、品族C、近交系D、群系49.核心群取得的遗传改进扩展到商品群是通过(A)实现的。(V)(X)(X)(V)(X)如果A与B两个体间的亲缘系数是20%,且这两个个体均非近交个体,则这两个个体交配所生下列交配类型中,属于种间杂交的组合是(C)。A、太湖猪X长白猪B、水牛X黄牛C、马X驴D、山羊X绵羊下列那种措施是防止近交衰退最有效的措施(B)。A、异质选配B、选择+淘汰C、环境控制D、后裔测定(V)(X)(X)(V)(X)下面哪个因素不会影响选择反应(C)。A、遗传变异B、选择强度C、世代间隔D、留种率在下列品种中,属于原始品种的是(A)A、藏鸡B、新疆细毛羊C、荣昌猪D、四川白鹅一般配合力的遗传基础是基因的(C)效应。A、显性B、上位C、加性D、互作纯合的相同等位基因来自同一个共同祖先的概率称为(B)。相关系数D、回归系数A、亲缘系数B、近交系数C、6.杂种优势利用就是将具有不同优点的群体杂交以进行商品代生产。(X)7.8.通过选择的作用,群体中可以产生更多的新型有利基因。(X)9.小群体中配子的抽样误差是是造成群体随机遗传漂变的根本原因。(V)10.猪的瘦肉率与背膘厚呈强的正相关.(X)法可以在估计育种值的同时对系统环境效应进行估计和校正。(V)11.生物遗传多样性越丰富,说明其变异程度越大,适应性越广。(V)12.有亲缘关系的个体就是近交个体。(X)13.如同时选择n个性状,则每个性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