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三章世界经济深刻变化中的中国经济阅读材料一当2011年的阳光照进数年不遇的寒冬,新世纪激流勇进的十年已成过去。变革中的辉煌,艰难中的成就,将我们党带领13亿人民共同创造的那段历史,熔铸成坚实的路基。带着对改革发展的坚定信心,中国,驶入“十二五”开局之年。2006—2010,“极不平凡”的辉煌5年,出色的答卷留下这样的鉴定:“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新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作出的总结,凝聚着对过去五年发展的深刻认识。2011—2015,“极其复杂”的未知5年,艰辛的路程肩负这样的使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五中全会对新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作出的判断,彰显了这一时间刻度的特殊意义。马克思说,后来的每一代人都得到前一代人已经取得的生产力并当作原料来为自己新的生产服务,就形成人们历史中的联系,就形成人类的历史。从“极不平凡”走来,向“重大机遇”驶去,站在前后五年的交汇点,“十一五”留下的“中国故事”如何经久流传?它所形成的“中国经验”如何成为“十二五”的财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需要秉承怎样的精神内核?,,对中国的发展来说,“五年规划”是量度中国步伐的路碑,也是记录中国梦想的载体。从1953年新中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2010年“十一五”规划顺利完成。一个又一个五年,见证了中国现代化的风雨历程,诠释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标识,“中国故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写就。任何发展,在成就积累的同时,也必然积累一些深层次问题。踏上“十二五”2征程的中国,蕴藏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也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和考验。2011年的曙光已经降临。在伟大的开局之年,带着“十一五”留下的精神财富,抓住机遇、勇于变革,应对挑战、奋发有为,我们将创造属于“十二五”的历史荣耀,并以新的光荣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历史期待下一个“中国故事”。——引自人民日报《任仲平:历史期待下一个“中国故事”——写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际》阅读材料二(一)2010年,这是一个需要想象力的年份。中国与世界,在这一年穿行在巨大的挑战中。国际金融危机像一场强震,撼动了全球经济板块结构和政治生态气候。新世纪头几年那段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少有的阳春岁月,什么时候才能重返?原有的国际经济增长格局,是否真的已难以持续?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中国这个制造大国、贸易大国、消费大国,同样经历着“成长的烦恼”。外部环境的变化,内部调整的压力,交织在一起。中国的发展,面对严峻的挑战和复杂的局面。从力图“跨越危机携手成长”G20峰会硝烟暗起的首尔两日,到高扬“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第十六届亚运会烟花漫天的羊城之夜,当2010年的脚步迈入最后的时段,历史不经意完成了一次耐人寻味的叙述。在这个独特的时空纵深中,人们一起体验从危机中缓慢复苏的世界的焦灼与震荡,一起感受新兴经济力量难以抑制的激情与活力。“挑战”与“机遇”,这两个形影相随的主题词,让即将结束的这一年仍有悬念。“十一五”、“十二五”交替的特殊时段,我们有了一个认清历史方位的难得机缘。(二)有时候,在一种状况里浸润已久,会失去对环境的敏感。回溯既往,兴衰更替的起承转合清晰可辨;但当历史正在进行时,我们或许会因身居其中而“不识庐山真面目”。3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抓住机遇做出改革开放的“关键抉择”,到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中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要判断,“机遇”一词,亿万中国人已是耳熟能详。长期相对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容易让人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老生常谈;国际国内形势新的深刻复杂变化,又让一些人对形势的判断心生困惑。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深度冲击,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从国内看,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