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研究【摘要】高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前进道路上的指路人,教师的行为举止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师德师风建设成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新时代下,价值观的多元化、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对高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因此,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研究很有必要。【关键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一、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校兴衰,系于教师;教师素质,重在师德。师德师风是评价师资队伍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高校的发展依托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素质将影响高校的发展,因此,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成为师资队伍管理和建设的重点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因此必须着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特点高校教师是高层次的知识分子,面对新鲜事物更有包容性、思维更为活跃、对新知识有着探索的精神和较为浓厚的兴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具备这些特点之外,还有着自己的特殊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更为坚定,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将更为深远,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能更为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国近现代革命史等,比如通过学习毛泽东思想,深刻总结我党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可了解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党的建立的过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承担着传承中国精神、学习中国革命历史的作用,而对讲授这些课程的教师必然有着更高的要求。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教师的自律,也需要他律,通过两种方式,保证师德师风建设有序进行,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让其成为心中有学生的好老师,真正做到上课传道解惑、下课关心学生,在课程讲授中,可以充分将课本知识和学生的真正需求相结合。(一)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要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并且在实际工作学习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工作学习中,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一个心中有学生的好老师,通过自身言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更加信仰马克思主义。同时,要不断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多读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也要时刻关注时事,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当今世界。(二)守好师德底线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要自觉守好道德底线,自觉传播正能量,为学生带来积极的正能量,杜绝负能量;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对自己的专业、课堂、学生保持热爱,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对工作保持认真的态度。一个道德高尚、爱岗敬业的老师,必然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试想,如果一位老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保护环境,但是自己却没有做到,那么必然在学生中丧失威信,无法让学生信服,因此,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学生,对自己做到严要求,表里如一。同时,从小事做起,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传播者。(三)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保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需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制度,并在实际管理中,做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将师德师风表现作为高校教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具体而言,首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选拔中,要严把准入机制,在招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时,要把师德师风作为一项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