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网络学院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六)答案7.在测量工作中只要认真仔细,粗差是可以避免的。(√)8.地形图上0.1mm所表示的实际距离为比例尺的精度,所以比例尺越小其精度就越高。(×)9.水准测量的测站检核主要有闭合水准测量和附合水准测量两种方法。(×)10.光电测距仪按其使用的光源不同,可分为脉冲式和相位式两种。(×)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A点的高斯坐标为Ax112240m,Ay19343800m,则A点所在6°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分别为(D)A11带,66B11带,63C19带,117D19带,1112、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坐标方位角是按以下哪种方式量取的?(C)A纵坐标北端起逆时针B横坐标东端起逆时针C纵坐标北端起顺时针D横坐标东端起顺时针3、使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放样时,屏幕显示的水平距离差为(B)A设计平距减实测平距B实测平距减设计平距C设计平距减实测斜距D实测斜距减设计平距4、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A)。A.A点比B点低B.A点比B点高C.A点与B点可能同高D.A、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5、旋转光学经纬仪的望远镜时,竖盘(A)。A随望远镜旋转,竖盘读数指标不动B不动,竖盘读数指标随望远镜旋转C不动,竖盘读数指标也不动D与竖盘读数指标都随望远镜旋转6、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63°50′36″,则其反坐标方位角为(D)。A253°50′36″B196°09′24″C-16°09′24″D343°50′36″7、对某边观测4测回,观测中误差为±2cm,则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B)。A±0.5cmB±1cmC±4cmD±2cm8、下列四种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最大的是(D)。A1∶5000B1∶2000C1∶1000D1∶5009、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包括测设(A)。A水平角、水平距离与高程B水平角与水平距离C水平角与高程D水平距离与高程10、竖井联系测量的作用是(B)。A将地面点的坐标传递到井下B将地面点的坐标与方向传递到井下C将地面点的方向传递到井下D将地面点的高程传递到井下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什么是等高线?等高距?等高线平距?它们与地面坡度有何关系?答案::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等高线平距——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等高线平距越小,等高线就越密,坡度就越大。2、何为视准轴?何为视差?视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视差?答案:物镜中心与十字丝分划板中心连线称为视准轴。眼睛上下移动,标尺成像与十字丝像之间相对移动的现象称为视差。视差产生的原因:目标通过物镜之后的像没有与十字丝分划板重合。消除方法:旋转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分划板清晰。旋转物镜调焦螺旋,使标尺像清晰。(或者说反复对光)。3、什么是系统误差?它有哪些特性?采取什么办法消除或减弱?系统误差——相同的观测条件,误差出现的大小、符号相同,或按规律性变化特点:具有累积性消除方法:(1)检校仪器,如经纬仪竖轴误差。(2)加改正数,如计算尺长改正、温度改正、高差改正等。(3)采用适当的观测方法,如盘左、盘观测;度盘配置;水准测量前后视距相等等。4、地形分成哪两大类?什么是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注记符号,在什么情况下应用?地形分为地物和地貌量大类。比例符号式将地物的形状、大小和位置按比例尺缩小绘在图上以表达轮廓性的符号,一般用于地物轮廓较大的情况下。非比例符号就是采用统一的尺寸,用规定的符号表达地物的符号,一般是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地物,轮廓较小,不能按比例尺缩小绘在图上时采用。注记符号是地形图上对一些地物的性质、名称等加以注记和说明的文字、数字或特定的符号。三、计算题(共30分)1、坐标方位角AB353°05′41″、水平距离ABD419.909m。(4分)2、最小平距应为20mm(4分)3、B尺零点的高程为16m。4、完成下表四等水准测量的测站计算。(6分)测站编号点号后尺上丝后尺上丝方向及尺号水准尺读数K+黑-红(mm)平均高差(m)下丝下丝黑面红面后视距前视距视距差累积差Σd1BM2│TP115710793后B613846171011970417前A605515239-137.437.6后-前+0.833+0.932+1+0.8325-0.2-0.22TP1│TP221212196后A619346621017471821前B620086796-137.437.5后-前-0.074-0.175+1-0.0745-0.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