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经纪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总学时:54学时理论教学学时:44学时技能训练学时:10学时学分:2—3学分适用对象: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先修课程:财政与税收、财务会计、国际金融、市场营销、保险概论、保险中介理论与实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为保险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该课程主要研究保险中介市场中的辅助人—保险经纪人、保险经纪相关知识及相关的法律制度。这门课程对学生掌握保险经纪的基本知识,熟悉保险经纪的法律法规,在培养学生今后在各类金融与保险机构及保险经纪机构中从事保险业务,而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富有创新精神的保险领域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将教学计划与保险经纪人资格考试接轨,实现“双证制”教育方面承担着重要任务。1.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使学生掌握保险经纪的专业知识和业务实践能力,掌握从事保险经纪活动应具备的道德准则。为保险经纪的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与实务专业基础。2.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拥有熟练进行一线业务展业、营销、客户服务的能力。3.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并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和本专业的组织能力。4、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熟悉保险经纪机构、业务范围及基本的业务流程和操作要领,取得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书。二、教学要求该课程主要有保险经纪概述及相关知识、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与保险的法律法规知识和金融的相关知识四方面的内容。重点讲授的内容是:保险经纪人的概念分类保险经纪业务运作;从业资格、业务范围、执业规则、职业道德。根据社会从业资格考试的要求还巩固必要的市场营销基础知识、财会基础知识、税收基础知识、金融基础知识等。该课程还设置一定课时的实训课程。通过实训课程,做到将《保险经纪理论与实务》的理论部分能够与目前保险经纪业务和保险经纪机构现行操作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具有更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本课程的每一章讲授后,均根据社会考试要求布置相关练习。根据教学要求安排案例分析的讨论。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以笔试为主。由期未成绩、期中成绩和平时成绩构成这门课程的综合成绩。平时成绩占10%;期中成绩占20%;期未成绩占70%。平时成绩应参考作业、课堂提问、案例讨论及参加社会的“保险经纪人资格考试”的成绩综合评定。三、教学内容第一章保险经纪人概述1第一节保险经纪人的有关概念一、保险经纪人的定义二、保险经纪人的组织形式(二)有限责任公司(三)股份有限公司三、保险经纪人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保险经纪人和保险经纪市场的特点及分类一、保险经纪人的特点(一)保险经纪人提供的业务范围广,服务专业性强(二)保险经纪人要独立承担法律责任(三)保险经纪人必须接受投保人的委托,基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利益,按照投保人的要求进行业务活动(四)对保险经纪人的报酬支付方式多样化(五)对保险经纪人的市场准入条件及监管要求较高二、保险经纪市场的特征(一)业务量大,市场份额高(二)主体众多,竞争激烈(三)市场集中度高,国际化程度高(四)制度成熟,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并重三、保险经纪人的主要分类(一)直接保险经纪人(二)再保险经纪人第三节保险经纪人的作用一、保险经纪人的宏观作用(一)有利于促进保险市场的发展(二)有利于保险市场机制的完善(三)有利于规范保险市场竞争(四)有利于保险中介市场的完善与发展(五)有利于我国保险业与国际接轨二、保险经纪人的微观作用(一)对投保人、被保险人的作用(二)对保险人的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主要讲述了保险经纪人的定义、组织形式、历史、特点、分类和保险经纪市场的特征以及保险经纪人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作用。通过教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保险经纪人的定义;保险经纪人的组织形式;保险经纪人的主要分类。2掌握我国保险经纪人的组织形式和设立条件。了解国际保险经纪人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保险经纪市场的特征以及保险经纪人的作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本章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学生做练习和讨论。[复习思考题]1.掌握和理解本章关键概念:经纪、保险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