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实录奎聚街道李家埠初级中学杨建云济南版初中生物下册第110页一、教材分析《传染病及其预防》是济南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本章是在学生学习了人体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调节之后,针对如何健康地生活而安排的,包括《人体的免疫功能》和《传染病及其预防》两节。本节的主要内容是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及预防措施,并介绍了传染病的分类及艾滋病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对传染病及其预防有正确有认识,以便于指导自己的生活,减少疾病的发生。本节内容与学生生活贴近,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如何将丰富的生活经验提炼为理性的科学知识,并摈弃日常生活“前概念”的制约,是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据此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1、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列举常见的传染病的种类3、说出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和预防措施能力目标通过实例分析与探究,培养分析资料、探本求源的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身边的实例分析和应用,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和应用于生活。2、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树立健康生活的意识。3、培养关爱艾滋病患者的思想情感。二、课堂实录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展示几幅干净整洁的校园照片。师:我们所生活的校园环境如此整洁干净,一尘不染。但我也到过这样的一些地方:随后展示几幅有垃圾的小区照片,进行对比。师:生活在这样的两种不同环境中,会对人的健康会有什么不同的影响?生1:对身体健康不好生2:容易得传染病师:说到传染病,不由得我们想起近几年发生的两件大事。出示2003年“非典”和2009年“甲流”时期的典型图片。师:你记得当时人们是一种什么精神状态?为什么会有那样的精神状态?学生短暂的交流后,谈感受。生:人们很紧张、恐慌;怕被传染上;不敢出门,等等。教师课件出示一段有关“非典”和“甲流”死亡人数的统计报告: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字:截至2003年8月7日,全球累计非典病例共8422例,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数919人。2009年12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12月13日,甲流已在全球造成至少10582人死亡。学生看后感到惊讶。师:传染病仍是我们今后将面临的一种重大的疾病。我们只有了解它、认识它的特点,才能更好的预防它。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知识。出示课题:传染病及其预防【评析】教师通过生活照片和材料展示,环环相扣地创设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情景,同时能使学生体会到传染病发生和预防与我们的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通过让学生回想经历过的重大的传染病事件中人们的紧张和惶恐感,使学生感知传染病的特点及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将情景引入、学科知识、情感教育融为一体,可谓“一箭三雕”。环节二案例分析,探究新知1、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师:老师给大家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疾病,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说出哪些是传染病。课件展示下列表格:生:流行性感冒、足癣、手足口病、肺结核、蛔虫病、流行性腮腺炎是传染病,近视眼、贫血蛀牙不是传染病。师:这些传染病都是由什么引起的呢?学生可能有的答不上来,教师及时点明,由此突破“病原体”的概念。师:通过刚才的分析,同学们,你能说出什么是传染病?它与非传染病相比有何特点吗?生:传染病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学生回答后,教师在课件上总结展示。【评析】教师列出常见的几种疾病,其中有传染病也有非传染病,借助学生的生活常识,通过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加以判别。在相互交流中使学生认识到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概括出传染病的概念和特点,使学生模糊的感性认识升华为清晰的理性认识,同时能使学生感到传染病在我们的身边并时有发生,应积极预防。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师:传染病为什么能够流行起来呢?请同学们想一想,秋冬季节,教室里最容易发生的传染病是什么?生:流感。(1)实例分析,交流探索师:对,到了秋冬季节,我们最常患的传染病就是感冒。以下的场景在教室里经常上演:课件出示下列一段描述:李帅同学患了流感,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