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VIP免费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_第1页
1/4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_第2页
2/4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_第3页
3/4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1.卫生室成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领导小组。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由相关科室业务人员组成,要有专人负责。2.本室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熟悉病例具体情况者),按要求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3.报告的病种:甲类传染病(2种)、乙类传染病(26种)、丙类传染病(11种),具体疾病病种详见传染病防治法。4.负责人收集传染病人的信息、审核、上报、报告卡的订正、查重和资料备份工作。5.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要求报告。6.疫情管理人员应按规定做好疫情的收集报告工作,每天上午和下午进行两次传染病报卡签收(包括节假日)。每月进行一次传染病漏报调查,以规范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簿、传染病登记簿等资料的登记工作,做好自查统计,实施奖惩制度并将相关资料妥善保管存档。传染病报告卡等纸质资料保存3年.传染病登记制度1.医院各门诊分别建立门诊日志,肠道门诊设立肠道门诊日志,对各类传染病予以详细登记。门诊日志登记的基本项目:患者姓名(家长姓名14岁以下儿童时必填)、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病名(初步诊断)、发病日期、诊断日期、初诊或复诊9项基本内容。门诊日志应由临床医生填写,病名项目应填写诊断的病名,不能填写症状。2.住院部临床各科室要建立出入院登记簿,对本科诊断的传染病患者进行详细登记,按照规定及时上报。出入院登记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是否死亡、死亡原因、死亡日期等)10项基本内容。3.规范使用检验部门、影像部门登记本,必须建立异常信息反馈机制,对所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患者进行登记并及时将异常检查结果返回送检医生或科室,并做好有反馈记录或医生签字)。检验、影像部门登记本项目应包括送检科室或医生、病人姓名、年龄、检验结果、检验日期、检查人员签名。4.医院传染病管理部门设立传染病登记簿,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家长姓名14岁以下儿童时必填)、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工作单位(学校或托幼机构名称)、发病日期、诊断日期、疾病名称、订正时间、报告时间、报卡医师等。5.对报告病人诊断变更、病人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发现漏报的传染病,应及时补报。6.传染病报告卡应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规范,填报人签名,字迹清楚,不得随意涂改。传染病培训制度1.疫情管理人员、网络直报人员和有关院、科领导要积极参加各种有关传染病知识培训,全面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及其规章制度。2.对全院医务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3.新入院的医生和实习生或轮岗的医护人员适时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4.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传染病诊断标准、传染病报告管理技术等。5.疫情管理人员和网络直报人员必须接受上级疾控部门的培训。6.拒绝参加培训者按有关制度处置。传染病报告自查奖惩制度1.疫情管理人员须将传染病报告卡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登记、分析、总结,定期上报乡卫生院疫情管理领导小组。2.村卫生室内组织自查传染病漏报外,配合县疾控中心进行漏报调查。3.疫情管理人员每月开展一次传染病漏报、迟报检查工作,发现漏报和迟报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