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钻井油藏地质设计技术及应用效果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现河采油厂2005年2月19日侧钻井油藏地质设计技术及应用效果胜利油田2005年开发技术座谈会发言材料编写:李向博初审:王福金审核:许星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现河采油厂2005年2月19日目录一、现采厂侧钻井应用现状二、侧钻井油藏地质设计(一)侧钻井筛选标准(二)精细构造描述技术(三)储层及沉积微相研究技术(四)油藏动态监测技术(五)剩余油定量描述技术(六)标准化地质设计技术三、侧钻井钻井、测井、采油工艺技术四、应用效果评价一、现采厂侧钻井应用现状:现河采油厂管辖的“两带一洼一地区”,有利勘探面积1500Km2,油藏类型集高、低、稠、小于一体,经过30多年的勘探开发,特别是近十几年的高速滚动开发,主力断块均已进入“三高”开发阶段,截止到2004年12月采油厂共投产油井2062口,开井1265口,日液水平67574t/d,日油水平5183t/d,平均单井日液53.4t/d,日油4.1t/d,综合含水92.3%,采出程度23.4%,采油速度0.69%,可采储量采出程度85.5%,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14.8%。投注水井375口,开井306口,日注水平35122m3/d,月注采比0.51,累计注采比0.41,平均动液面955m,自然递减为24.8%。区块调整及措施难度与风险逐年加大,由于复杂断块断层多、断块小、构造和储层复杂,含油条带窄,难以实现一次井网对储层的充分控制,形成了小断块局部高和井间、层间剩余油滞留区,单层的剩余储量规模较小,一般为1000-2000吨,难以用调整井方式挖掘这部分潜力。同时,通过自95年以来各种关、停及报废井的摸底调查表明,这些废弃、闲置井井数已达到1400口,其中可以利用的井数约600口。自从管理局全面推广应用侧钻井技术以来,近六年时间,现河采油厂根据自身油藏地质特点和开发状况,充分利用地上、地下资源进行侧钻挖潜工作,形成了一套有现河特色侧钻井配套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基本实现了降本增效;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油气资源挖掘老区剩余油潜力的目的。1999-2004年,四年共开展了现河油区25个大小断块,设计完钻侧钻井、侧钻水平井186口(侧钻水平井5口),钻井成功率97.5%,投产成功率93.4%,增加可采储量210×104t,累计采油69×104t,侧钻井产量约占新井产量的25%,为采油厂原油生产任务的完成发挥了巨大作用。通过几年来的应用实践,逐渐形成了五项侧钻井应用配套技术:1、油藏地质设计技术2、钻井配套技术3、侧钻井测井系列技术4、侧钻井完井技术5、侧钻井采油工艺配套技术二、侧钻井油藏地质设计(一)侧钻井筛选标准侧钻井及侧钻水平井适合的油藏类型比较多,但由于该类井是利用有油套管的老井进行开窗侧钻,因此,该类井对地质储量和井身结构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根据目前侧钻井、侧钻水平井的技术条件及应用情况分析并结合现河采油厂的油藏地质特点,筛选标准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1、侧钻采油井可采储量≧0.5×104t,侧钻水平井可采储量≧2.0×104t。2、裸眼段长度≦1000m,一般为300-500m。3、侧钻井井斜角≦50°,一般为25-40°。4、老井必须有油层套管,套管尺寸≧139.7mm。5、开窗点要求选择在泥岩段,泥岩段厚度≧5m。6、窗口附近井段固井质量良好。7、开窗点附近套管损坏较轻且无变形(二)精细构造描述技术(1)大比例尺非标准地质综合成图技术:由于侧钻井是挖掘、开发老区的剩余油,研究区块内井网密度较大,要精确落实井间、层间剩余油分布就必须进行精细构造解释,主要是开展目标区大比例尺(1:5000),小等高距(2-5米)非标准层构造成图,落实目的层位微构造高点。(2)地震综合解释成图技术:一般情况下,单纯的地质成图由于受到资料限制,难于对微构造的变化、小断层的延伸等方面做定量描述,因此在侧钻井地质设计中必须综合应用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成图、人机联作、水平切片和相干分析等多种技术方法,精确落实局部微构造的变化及微断层对延伸。(3)老井综合校正老油田经长期开发,井网密度大,但由于所运用完井资料本身的井斜影响,井间存在着诸多干扰,在利用钻井、测井资料做构造图的时候,往往井间的构造深度和储层展布情况有很大矛盾因此对研究区老井必须进行a.消除补心差别的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