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做主人,课堂才高效凤翔县田家庄镇中心小学陈亚转【关键词】高效课堂学生主体【摘要】以往的教学,教师主体的观念主宰了课堂,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被不断压缩,学生的发展也受到严重制约。高效课堂模式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交流、探讨、实践,主体性得以体现,课堂也悄悄发生了变化。中午,随手翻看一本搁置已久的书,一篇文章《可贵的沉默》吸引了我,读罢文章我突发奇想,今天下午的主题队会我何不来个文章场景再现。于是我放弃了早已准备好的活动方案,模拟了那个场景。一上课,我就问学生:“爸爸妈妈知道你们的生日吗?”“知——道!”学生故意拖长音调高声回答,“生日那天,他们向你祝贺了吗?”“祝——贺——了——”,又是高声而肯定的回答,于是我接着问:“知道的,祝贺的请举手!”“咚、咚……”,孩子们全都神气十足地举起了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看来爸爸妈妈都知道你们的生日,那你们知道爸爸妈的生日吗?”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孩子们有的低下了头,有的望着窗外。好久,才有一两个同学举起了手。我看了看,低声问道:“生日那天,向他们祝贺了吗?”教室里一片沉默,孩子们躲避着我探询的目光。很久很久,我才轻轻地问:“怎样才能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呢?”突然间,孩子们像获得赦免一样,全都注视着我,在脑海里尽力地搜索,慢慢地教室里又开始热闹起来,他们有的说:“查身份证。”有的说:“问爷爷奶奶!”“……”他们都在想办法,课堂气氛很是热烈。之后我又即兴设计了“我想对爸爸妈妈说”这一环节,孩子们像变了个人似的,他们争着发言,就连平常最不爱讲话的姚丹宁也走上讲台动情地说:“爸爸妈妈,谢谢你们的养育之恩。我以后一定会听话的,不再惹您们生气!”我震撼了,这真的是课堂上那群启而不发的学生吗?每一个人都在畅所欲言,说到动情处,眼角闪出泪花;说到精彩处,教室里响起掌声。整节课,我说的很少,学生们全都在动,他们的表现非常积极。我真的没想到,一个临时的变动竟让我有这么多的惊喜与发现。课后,那节课的情景还不时的出现在我的眼前,我认真地问自己,为什么以前的课堂上,学生总是缺少热情,缄口不言?难道真的是他们不会说吗?痛定思痛,我清楚地知道错不在学生,错其实在我。想想,每节课都是那种千篇一律的模式,他们能不感到厌倦吗每一节课都是自己站在讲台上,口若悬河,津津乐道,孰不知我早已无情地剥夺了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一节课,他们发表意见的时间少了又少,我何时真正给过他们机会教师主体的观念早已蒙蔽了我的双眼,学生的主体性又如何得以体现?于是,我开始认真的尝试高效课堂教改模式,慢慢地去试着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努力的给学生创造一些思考的情境,课堂上尽量控制自己的讲话时间,争取多留一些思考的时间给学生;实践操作时,反复考虑学生的学情,学生能操作的就不再代劳,实在不能胜任的,就在一旁指导。而且为了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我和学生还特别约定:答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没有想好,允许再想;不清楚的,允许再问;不同意的,允许争论;老师错了,允许批评……没想到,一段时间过后,我的课堂悄悄变样了,一节课我不再是从头讲到尾,而是把那些较为简单的问题留给小组讨论解决,而对于那些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也不再是直接讲解,而是把它放到课堂中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解决。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我心中慢慢扎根,而且开始根深蒂固;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在慢慢显现,就如八九点钟的太阳,蒸蒸日上。现在,我越来越喜欢这种教学模式,因为每一天都是新的,学生会给我一个又一个惊喜;学生们也越来越喜欢这种上课方式,因为每一天他们都在挑战,挑战中他们在不断的采撷知识的盛宴,挑战中他们在不断的进步!感谢那次主题队会!感谢高效课堂教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