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校本教程教案VIP免费

校本教程教案_第1页
1/16
校本教程教案_第2页
2/16
校本教程教案_第3页
3/16
目录1、寒食(韩翃)………………12、清明(杜牧)………………2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34、五月五日(梅尧臣)………………45、古诗十九首之一(佚名)………………56、望月怀远(张九龄)………………67、月饼(苏轼)………………7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89、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陆游)………………910、元日(王安石)………………1011、拜年(文征明)………………1112、元宵(唐寅)………………12《清明》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了解清明节的由来。2、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4月5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清明节你了解多少?诗人杜牧曾写过一首关于清明节的古诗《清明》,今天,就让我们和杜牧一起走入清明的绵绵细雨和满腔忧愁之中吧。二、品读诗歌: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韵律。”2、学生自由读古诗,教师巡视指导。3、请4名同学朗读,其余学生评议。4、同桌之间互相帮助读,优点鼓励,缺点帮助。三、理解诗意:1、小组合作,结合“古诗译文”学习古诗。要求:读懂古诗意思,并且尝试体会作者的感情。2、班级交流,请各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说一说学习的收获。3、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路上行人欲断魂”呢?(因为清明时节是纪念死去的亲人的日子,作者独自一人漂泊在外,自然更加忧伤。)4、因为断魂,所以才“借问酒家何处有”,他借酒消愁,可是借酒消愁愁更愁,所以酒后的他会从“欲断魂”变为“真断魂”啊!5、说一说他此时的心情、体会他此时的感情。三、指导朗读:1、理解了在清明节作者的离愁别绪,把这种情感带入诗中读一读。2、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3、教师范读,同学评议。(找优点)4、同学竞赛读,同学评议,打分。四、总结古诗:这首古诗通俗易懂,全文没有写一个“愁”字,可全诗通过“雨纷纷”写出天气让人愁,“欲断魂”写出情绪之愁,“杏花村”写出消遣愁苦的去处。全诗处处体现了愁和忧。我们在学习诗歌时,要通过诗句读出诗人的心情,体会诗人的情感。五、拓展延伸:1、清明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关于清明节你了解多少呢?下面让我们拿出课前查找的资料结合节日介绍,了解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也来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清明节的故事:晋文公经历磨难执政后,他对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心中有愧,马上请介子推受赏封官。可是,派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晋文公下令举火烧山,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告知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2、有很多诗人写了关于清明节的古诗,我们来共同欣赏一下吧!第一首清明(宋)王禹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第二首清明日园林寄友人(唐)贾岛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第三首《天有霓裳》清明诗(当代)刘小烽其一:憔悴坟头土,见之如...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校本教程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