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柔多情的。要么是谦谦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淡淡的柔弱的清凉的味道,而这正迎合了文人的雅兴和追求平淡的心理,所以,文人学者们常借月亮来抒写自己的情怀……调动你的语文积累,说出两句吟咏月亮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北宋.王安石)关于“月亮”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很杰出的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世族地主,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7岁知书,十多岁传文,一生文采风流。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之后他几经贬谪,直到宋徽宗接位,大赦天下,他才得到内徙的机会,但至常州便病逝了,时年66岁。死后谥“文忠公文忠公”。写作背景:写作背景: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变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主张变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有职无权的闲差,于是他在郡城的闲差,于是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开荒种地旧营地的东面开荒种地,,游乐于游乐于山水间,咏唱江山,感怀英雄,山水间,咏唱江山,感怀英雄,抒发郁闷心情。抒发郁闷心情。承天寺塔承天寺塔位于银川市城西位于银川市城西承天寺内承天寺内,,俗称“西俗称“西塔”,是西夏王朝的主塔”,是西夏王朝的主要佛寺。始建于要佛寺。始建于10501050年,年,距今已有距今已有900900多年的历多年的历史。塔通高史。塔通高64.564.5米米,,异异常俊秀挺拔。常俊秀挺拔。承天寺承天寺承天寺大雄宝殿承天寺大雄宝殿承天寺甬道承天寺甬道承天寺庑廊承天寺庑廊陀罗尼经幢(宋)陀罗尼经幢(宋)本课学习目标1、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并做积累。2、反复诵读,欣赏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结合背景,体会作者悠闲、超逸的心境。3、领略文中月色的自然之美,感受作者胸怀旷达之美。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初步体会作者的感情。初步体会作者的感情。读准字音:解()衣藻荇()遂()至未寝()相与()jiěxìnɡsuìqǐnyǔ11、念/无与为乐者,遂、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至承天寺//寻寻//张怀民。张怀民。2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盖/竹柏影也。33、但、但∕∕少闲人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如吾两人者耳。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念/无与乐者念/无与乐者遂至遂至//承天寺承天寺庭下/如积水空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再读课文要求:参考注释理解课文,掌要求:参考注释理解课文,掌握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能翻握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能翻译课文。译课文。请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遂至承天寺念无与为乐者相与步于中庭怀民亦未寝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考虑,想到只是共同,一起睡觉于是原来考考你!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愉快地、高兴地想于是,就卧、睡共同,一起清澈透明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原来是”闲人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考考你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盖竹柏影也亦未寝庭下如积水空明堂屋的门高兴的样子想到、考虑于是、就睡觉澄澈明净原来是如吾两人者耳罢了庭院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