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今天的我们怎么做教育VIP免费

今天的我们怎么做教育_第1页
1/5
今天的我们怎么做教育_第2页
2/5
今天的我们怎么做教育_第3页
3/5
今天的我们怎么做教育我们常常会不满于当今的社会的许多现状,抱怨现在的人不够文明,不负责任,不会做事,甚至性格脆弱极端,动不动自杀杀人等等……所有这些人,没有一个不是从我们的校园走出去,没有一个不接受过我们的教育。办学做教育,我们制造的是很特殊的产品,不是现做现用,而是十年、二十年以后才用。我们认认真真教孩子知识,不教孩子做事,孩子走出社会不愿做事,所以工厂招不到工人;我们辛辛苦苦帮孩子挣分数,不教孩子做人,孩子长大后没爱心,没孝心,没功德心,很自私,很懒惰,家庭和社会都没了指望。我们做教育,脑袋应该清醒,把孩子培养成怎样的人,这是比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教育核心。国家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涵盖了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的要求,涵盖了育人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实施课程计划,实现课程目标,是为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的。而我们的每一位老师站到讲台上的时候,更多的是就知识教知识,至于所教的是否是学生未来的所需,几乎是没有概念的;我们的每一场考试,每一张试卷,给学生的每一个分数,与学生的未来有何关乎,也很少有人去考量的;我们所教的每一个学生(产品),从学校走出去后,生存状况,在家庭、社会中创造怎样的价值,是很少有学校去跟踪调查的。火炬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民办学校,质量直面生存,在义务教育阶段优质资源扎堆的厦门,我们生存发展的出路在哪里?2001年火炬学校创办时正逢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我们融会贯通新课程理念,寻找学校生存发展的两条出路,一满足家长的需求,二满足国家民族的需求,并在这两个需求中找到一个结合点——为孩子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服务,即立足于孩子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来做今天的教育,这就是火炬学校办学定位于“为孩子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服务,为国家民族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服务”的“两个服务”的目标之所在。台湾著名企业天福集团董事长夫人游丽卿老师说:“好的教育,是做别人二十年后要做的事情”,英国人认为“教育就是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做好准备”。要保证学生在校学习到的东西,是学生未来面对现实生活所需要的,这样,我们的劳动才有价值,才会成就学生的一生,也成就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于是,火炬学校提出“在有限的时间,学一生受用的东西——责任•习惯”的育人目标。责任与习惯培养占据了素质教育的制高点。“教育就是培养人的习惯”,这已经被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所验证,并被教育理论家所一致推崇。但个人良好习惯的培养,还应受社会责任感的支配,才能很好地在服务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换言之,一个人能以服务社会、发展社会为己任,并发挥应有的作用,才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和个人发展的空间。这就是火炬率先于全国教育领域,把培养责任与习惯做为孩子未来可持续的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素质价值来追求之所在,也是所以能被确定为教育部规划课题的价值之所在。十年来,无论是世界局势的变化,还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对人才素质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新课程标准,新修订的《教育法》,也都应时代要求对人才素质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和目标。而火炬育人目标的这一价值取向,不仅没有悖时而遭遇淘汰,反而越来越被认可、被肯定,越来越凸显其发展社会与发展个人高度统一的价值和意义。“责任·习惯”培养涵盖了素质教育的全面要求。一是符合了一切孩子的发展,所有的孩子未来可持续地生存与发展,都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习惯,所有的孩子也都能通过责任与习惯的培养获得可持续的生存与发展的必备素质。二是符合了孩子的一切发展。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人生短暂,不可能学完所有的知识,让孩子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学什么能够一生都受用呢?我们在孩子的心中装进责任,装满责任,孩子无论学习、生活、工作,对己、对人、对社会,都会尽心尽责,不遗余力。我们让各种良好的品质都成为孩子的习性,成为孩子肢体的延伸、自然的表现,孩子无论做事和做人都能习惯性的规矩和优秀。十年来,在市教科院科研室领导和科研员的指导下帮助下,我们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实践。本文仅从一个方面的四个策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今天的我们怎么做教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