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国演义》读书笔记与《三国演义》读书笔记之诸葛亮汇编《三国演义》读书笔记读完《三国演义》我仍然觉得意犹未尽,我觉得应该写一篇读书笔记来记录一下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以便后面可以翻阅回味。《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这本小说采纳的是章回体的写作的,其故事围绕历史,采纳七分实三分虚的巧妙构思,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写得十分精彩。主要内容:三国演义讲述了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开始一直到魏蜀吴三个国家合并至西晋的这一段历史,故事开头讲述的是刘备、关羽、张飞的桃园三结义参加讨伐黄巾起义,经过多年经营,刘备集团与东吴联合抗击曹操并占据荆州、夺取了西川,最后与东吴魏国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由于刘备急于攻打东吴,造成了夷陵兵败(夷陵,即今日的宜昌市),病死在白帝城,从此蜀国由诸葛亮执掌大权,数年后开始了北伐曹魏的战争,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其继承人姜维再次领兵北伐,最终由于蜀国内部不团结,也走向了失败。蜀国被灭后,东吴孙氏由于独木难支,最终投降司马氏,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最终继承大统统一天下,建立了西晋王朝。主要人物: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司马懿、姜维、周瑜、鲁肃、貂蝉、吕布、张辽、曹丕、曹植、袁绍、袁术、庞统、郭嘉等人,小说描写了100多个栩栩如生的主要人物。小说回目:《三国演义》小说共120回,从第一回桃园三结义到最后一回三分归晋结束。成语典故:桃园结义、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火烧连营、火烧博望坡、三气周瑜、三顾茅庐、千里走单骑、温酒斩华雄、煮酒论英雄、第1页共3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英战吕布等等,了解更多请参考(三国历史故事)栏目。最喜爱的三国人物:郭嘉,为人豪爽不羁,智谋超群,成为三国谋士里的顶级人物之一!最经典的语句: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贾诩传)。第2页共3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国演义》读书笔记之诸葛亮读书笔记是关于一本书籍的心得和记录,这个周末,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写了一篇读书笔记。基于对原著的感触和心得,尤其是对于诸葛亮这个人物,觉得非常佩服,所以这篇读书笔记里记录了很多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和评价。诸葛亮的一生可谓充满了传奇,28岁时经刘备三顾茅庐出山,在博望坡一战成名,以几千老弱残兵击败了夏侯惇五万大军,并收复了关羽、张飞、赵云三大将军的疑窦之心,让他们佩服得五体投地。随后便游说江东孙权,以达到联吴抗曹的目的,最后巧妙的化解了多次凶险危机,避过了东吴大将周瑜的谋害。自赤壁一战,诸葛亮以全面的掌控让刘备为首的集团获得了荆州这一块栖身之地。从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随后便是提议西进谋取西川,最终也成功实现,自此三分天下的计策已经完成。让我感到最不安的事情是,诸葛亮谋划的先伐魏,后取东吴的战略。刘备为了一己私仇在夷陵之战中被东吴名将陆逊采纳火攻落得大败,这一次让刘备集团元气大伤,最后才有了刘备的白帝城托孤一事。我在想,历史没有假如,但历史上很多大事件都发生的很奇异,若是刘备真能对诸葛亮的战略言听计从,恐怕历史将必定改写,当然凡是没有万一。刘备病逝以后,诸葛亮殚精竭虑,最后在益州得以短暂的休养生息之后,领兵南征,平定了南方,就是稳定了大后方,于是有了领兵北伐的条件,但是诸葛亮六出祁山但功败垂成,正所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纵观诸葛亮的一生,都在忧虑中度过,令人唏嘘不已,这篇读书笔记可以说是对诸葛亮一生大致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