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我县自20XX年被州纪委确定为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试点县以来,抓住厘清职权、规范程序、公开运转、增强监督四个环节,在探索载体中找经验,在总结成效中抓推行,在完善制度中促深化,在融入中心上做文章,将权力置于阳光之下,真正让县委权力“看得见”、“摸得着”、“能监督”。一、夯实三个基础,稳步有序推进开展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是拓展防腐工作领域、完善惩防体系建设的创新思路和重要举措,又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工作中,我县在深入学习中央、省、州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及时成立领导小组,通过调研制定工作方案,确保试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一是提高认识,夯实思想基础。县委常委会、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先后8次集体研究和集中学习中央及省委《关于开展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以及中央和省州县党委领导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为试点工作扎实开展夯实了思想基础。二是加强领导,夯实组织基础。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xx县委副书记任副组长,纪检、组织等部门为成员的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常委会多次研究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落实2名人员编制,及时成立工作运行中心,实行集中办公,为试点工作开展夯实了组织基础。三是制定方案,夯实工作基础。通过翻阅资料、电话交流、网上查询等方式,先后到XX省xx县、红河州xx县考察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试点范围、主要任务、方法步骤,确保了试点工作有序推进。二、严把三个环节,规范运行程序近两年来,我县坚持以公开透明为核心,严把厘清职权、完善制度、编制流程、规范运转四个环节,努力实现职权界定科学化、规范程序制度化、公开运行透明化、权力监督多元化,第1页共4页确保试点工作扎实推进。一是厘清职权,规范用权。按照“职权明确具体”的要求,科学界定和明确县委的职权,以职位来固定分工,进一步明确了县委全委会、县委常委会、县委书记的权力。经过细致梳理后,分别清理出县委职权六类29项,制定《县委全委会工作规则》和《县委常委会工作规则》,科学界定和明确了县委职权,完善“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等制度,制定《加强对单位“一把手”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有效规范领导干部用权。二是完善制度,规范流程。把制度体系建设作为试点工作的首要任务,先后出台了《关于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意见》、《规xx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方案》等多项规范制度,严格干部选任工作程序,严把用人导向、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五关。编制并公布《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流程图》、《重大决策流程图》、《重大项目安排流程图》、《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流程图》等,进一步明确行使职权的条件、内容、程序、结果和监督方式等要求。三是突出重点,规范运转。县委常委会在干部任免方面,履行离岗调查、公开选拔、全委会票决和主要岗位指导干部差额选拔等干部人事准则改革,除了集体职权、个人职权公开外,县里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实施、重大事件处置以及大额资金使用情况,均严格按照工作规程和权力运行流程,推行票决制并向干部群众公示。三、搭建三个平台,拓宽公开渠道。拓展县委权力公开领域,搭建公开透明的权力运行平台,是我县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重要着力点。我县结合县情,采取了以“七个一”为主要内容的推进措施,拓宽了公开渠道。一是开通舆情在线网站。社会监督是县委权力制约机制中不成或缺的主要工作,是避免权力滥用的保证。为此,在县委主要领导的重视支持下,投资25万元,先后整合了xx县公众信息网的资源,筹备新建xx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舆情在线网,开通了各部门党务、政务信息发布、网上互动交流平台,开通第2页共4页了书记、县长信箱,完成了66家县级单位、12个乡镇、129个村(居)委会、2800多名干部职工的公开信息录入,通过半年多的筹备和试运行,7月6日,网站正式开通。州纪委副书记胡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