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生态文明塆落创建纪实VIP免费

县生态文明塆落创建纪实_第1页
1/6
县生态文明塆落创建纪实_第2页
2/6
县生态文明塆落创建纪实忽如一夜春风来巍峨壮丽的大别山,像一条绿色巨龙,横卧在长江北岸。在大别山腹地的青山绿水之间,荡漾着一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曲,这就是XX县区乡村广泛开展的“生态文明塆落”建设活动。走进“生态文明塆落”,人们会惊奇,同样是山村的塆落,这里的塆落没有猪牛散放,屎粪横流,有的只是规范的猪圈牛栏,干净的塆前屋后;同样是农家房舍,这里的房屋没有乱搭乱建,柴草乱堆,有的只是整齐洁净,光亮清爽;同样是农民,这里的农民没有抹牌赌博,吵嘴打架,有的只是勤劳致富,文明生活。难怪省委副书记邓道坤同志在参观了这里的“生态文明塆落”后,不由地赞叹道:“小楼掩映在树林之中,人民生活在绿色之中,农民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如果说,从建国前的农舍茅屋遍山野,到改革开放后的楼房林立满山村,让人们感受到了山乡物质文明上的巨变,那么,如今“生态文明塆落”创建活动的蓬勃兴起,更是罗田人民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过程中的一次真正飞跃。贴近实际选载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逐步提高,在罗田的一个个村庄,一栋栋造型别致、风格各异的农家小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但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规划,房屋建设凌乱,猪圈、牛栏、厕所乱搭乱建,脏乱现象严重,塆落交通不便,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仍然落后。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对此广泛调研后认为,现在是农村和农民最需要精神文明建设的阶段,只要有一个好载体,农民肯定愿意参与进来。总结多年来开展文明乡镇、文明村和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活动的经验教训,大家发现,在山区农村,抓十星级文明农户,只能提升一家一户的文明素质,难以解决户外的公共问题;抓一个村一个乡镇,又很难把所有的村庄塆落全部动员起来,达到统一整治的目标。而农村自然第1页共6页塆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小区”,经济、文化生活水平大体相当,民风民俗、人际交往自成一体,以塆落为单元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是涉及范围适中,整体容易显效的好载体,且更贴近实际,更容易动员群众,更快让群众得到实惠。1999年,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选择了XX县区三里畈镇的古塘河村毛家塆这个具有典型山村塆落特点的地方作为试点,拉开了“生态文明塆落”创建活动的序幕。半年多的上下齐心协力,古塘河村毛家塆的试点取得了成功,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毛家塆,依山傍势,塆前屋后绿树成荫,一户一个景,全塆是幅画,塆落环境和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有如脱胎换骨一般。周围的村民被吸引了,全县的目光聚焦了,一个小小的“生态文明塆落”创建活动,竞把千百年来农民生活中的落后习俗改掉了许多,竞把过去多少年来家家户户都想解决的塆容塆貌问题全方位地解决了,人们真正感受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魔力。先行试点的毛家塆,很快引起了全县农民的热情和期待。凤山镇饼子铺村丁家塆一位德高望重的71岁老农说:“咱要能过上一天‘文明塆落’那样的好日子,死也闭眼。”于是,丁家塆搞起了“生态文明塆落”创建。骆驼坳镇学堂村瞿家的14名老党员听说这件新鲜事后,你出200元,我捐100元,帮助塆里的困难户改善居家环境,自发地在塆里搞起了“生态文明塆落”创建活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凤山镇栗林咀村张家塆在省纪委扶贫工作队的指导下,后来居上地建起了高标准的“生态文明塆落”。凤山镇夏家塆的十几户农民看到张家塆的巨大变化,自发地在自己塆里搞起了“生态文明塆落”创建。三里畈镇大金塆村农民原来对创建“生态文明塆落”活动持观望、怀疑态度,认为是上面在搞形式主义,看到其它塆落创建“生态文明塆落”的好处后,110多农户联名向镇党委、政府写信,要求派镇干部和技术人员到村里具体规划指导创建工作。与此同时,一场以“破除落后习俗,改造村落环境,夯实发展基础,倡导文明新风,建设现代农村”为主题的“生态文明塆落”创建活动,在XX县区部分条件较好的乡村悄然展开。从2000年开始,在县委、县政府的推广下,全县十二个乡第2页共6页镇,都办起了“生态文明塆落”创建示范点。此后的几年,县委、县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县生态文明塆落创建纪实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