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顾晶晶学习任务:1.理解什么是真正的“逍遥游”。2.探究庄子塑造大鹏这一形象的意义。3.比较庄子和屈原的人生态度,谈一谈儒道两家的思想给你的启示。研读文本,精准把握什么是真正的“逍遥游”境界?(原文)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遵循自然、超越时空、无所依凭的绝对自由研读文本,精准把握什么样的人能达到逍遥呢?(原文)无功——去除功名利禄之心,不汲汲追求外物无名——忘怀荣辱毁誉得失无己——超越自我形体、生死界限,物我两忘预习展示:归纳1-6段中提到了哪些物?它们的区别和相同点是什么?必须凭借强大的风力。要靠气息相吹。因为积水不深。因为水浅舟大。不知自己“所待”(榆枋)备粮,越远所待越多。根据上面分析,可以归纳如下:阐明世间万事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各类活动是否有所凭借、借助了什么鹏鸟奋飞野马、尘埃大舟无力杯水胶低蜩鸠嘲鹏出门远行预习展示:第7段作者将目光投向了人类社会,提到了哪几种人?比较一下他们的异同。类别特点(是否有所待)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宋荣子列子有功有名有己无功无名有己无功无名无己但要借助风结论:均有所待,不得逍遥探究交流:庄子既然从原则上否定了鹏鸟(因其终“有所待”),为什么还反复描绘鹏鸟奋飞的壮美形象?思考提示:1.鹏鸟真的一无是处吗?第4段中,蜩与学鸠为什么笑鹏鸟?庄子对它们的“笑”是什么态度?2.将鹏鸟的形象和“有所待”的特点结合庄子的经历(讲义资料链接)做关联思考。分析:①作者肯定了鹏高远的精神追求,但是如果没有大风,鹏想自由飞翔便不可得,那么,一面是欲飞的理想,另一面是无法飞走的悲哀,它的心情会怎样?②庄子生活年代:战国中后期庄子生活年代:战国中后期大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变革、大动荡、大战乱。庄子生活状况:家族没落,家境贫困。矛盾苦闷鹏庄子探究:庄子既然从原则上否定了鹏鸟,为什么还反复描绘鹏鸟奋飞的壮美形象?肯定鹏鸟高远的追求在才能无双、向往着逍遥却又无法逍遥的大鹏形象里,正隐藏着庄子的苦情。【知人论世】思维拓展庄子是继续痛苦还是从痛苦中寻求慰藉呢?我们把他和屈原作一下比较:屈—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儒家拯救精神庄—冷眼旁观、追求自由的道家思想他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来逃避纷乱的现实。希望在精神上天马行空无所羁绊,让精神的生活去解放作为形体的生命,从而达到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绝对自由。给我们的启示?人应该有远大的志向和个性解放的追求,这些都是庄子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欲望驱使,使罪案频发;压力过大,使心灵扭曲。如果能读懂庄子的逍遥,可以调解我们的心理,使我们在人生旅途身遭厄运之时,能生活下去,并活的自在,活的坦然。从这个意义上说,逍遥也是一种拯救。而对于庄子思想中的虚无主义、绝对自由以及遁世避患的全身意识等消极因素,我们应当摒弃.作为新世纪的弄潮儿,同学们应该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