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A篇知识对点训练]知识点1分散系及其分类1.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最大的是()A.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B.淀粉溶液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D.雾答案A解析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为浊液>胶体>溶液。2.下列分散系最不稳定的是()A.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的分散系B.向水中加入食盐得到的分散系C.向沸水中滴入饱和FeCl3溶液得到的红褐色液体D.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得到的无色液体答案A解析向CuSO4溶液中加NaOH溶液得到的是浊液,浊液最不稳定。3.某种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既能透过半透膜,也能透过滤纸,该分散系为()A.溶液B.胶体C.悬浊液D.乳浊液答案A解析只有溶液既能透过半透膜,又能透过滤纸。4.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用DNA制造出一种臂长只有7nm的镊子,这种纳米级镊子能钳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与纳米级镊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A.溶液B.胶体C.悬浊液D.乳浊液答案B解析溶液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小于1nm,胶体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而浊液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于100nm。知识点2胶体的制备、性质及应用5.目前在制药机械中有一种胶体磨,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剪切、研磨及高速搅拌作用对物质进行细化,得到纳米材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细化后的纳米材料与分散剂形成胶体B.胶体磨的细化是物理作用C.纳米材料溶于水后都有丁达尔效应D.纳米材料都能发生电泳答案D解析胶体的胶粒直径都在1~100nm之间,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但胶粒只有吸附阴离子或阳离子时,胶体才能发生电泳。6.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胶体是一种纯净物B.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有丁达尔效应C.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可得氢氧化铁胶体D.胶体属于介稳体系答案D解析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属于混合物,故A错;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故B错;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加热至红褐色,可得Fe(OH)3胶体,故C错。7.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那么,这种做法的化学原理是()A.胶体的电泳B.血液的氧化还原反应C.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D.胶体的聚沉答案D解析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是电解质,血液是胶体,其胶体粒子带电荷,往伤口上撒盐会使血液发生聚沉。8.下列关于胶体的认识错误的是()A.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属于物理变化B.将一束强光通过淀粉溶液,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粒子带电荷D.纳米材料属于胶体答案D解析胶体一般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而纳米材料只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D不正确。9.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胶体微粒特有的运动方式,只用肉眼就可以把胶体和溶液、浊液区别开来B.向Fe(OH)3胶体中加入少量Na2SO4溶液,会生成红褐色沉淀C.可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与溶液D.胶体微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答案A解析布朗运动不是胶体特有的,肉眼不能区分胶体和溶液,通常用丁达尔效应区分,答案为A。[B篇综合提升训练]10.近几年,雾霾已成为我国严重的空气污染,其中雾霾粒子直径多在1~104nm。有关雾霾的说法:①属于胶体②属于混合物③不稳定、能很快完全沉降④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其中正确的是()A.①④B.②C.②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由于雾霾的直径在1~104nm,而胶体微粒直径在1~100nm,故雾霾可能属于胶体,故②④正确。11.将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能制得Fe(OH)3胶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能否发生布朗运动B.含0.1molFeCl3溶质的溶液形成胶体后,胶体粒子为0.1molC.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D.可通过观察液体是否澄清透明来区别溶液和胶体答案C解析A项,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错误;B项,氢氧化铁胶粒是少量氢氧化铁分子的集合体,含0.1molFeCl3溶质的溶液形成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