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堰桥中学高一月考历史试卷命题人徐宪新审核人:朱水强说明:本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请将第一卷各题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第二卷在答卷纸上答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右图为山西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酒器牛尊,牛鼻穿有环,考古学家据此可推断出A.春秋时期贵族有酗酒之风,在牛鼻上装环便于拖曳沉重的青铜酒器B.春秋时期牛已被牵引从事耕作C.青铜制造业背离礼制的传统,注重生活化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能艺术化地表现动物形象2.中国的瓷器在海外广受欢迎,右图为——珐琅瓷,请你做一回文物鉴赏家判断它的大致制作朝代为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3、下列有利于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是①刀耕火种②铁器牛耕③曲辕犁④翻车、筒车⑤都江堰A、①②③B、①②③④⑤C、④⑤D、②③④⑤4、“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典礼》中的这段话反映的是古代手工业的哪种经营状态A工场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D民营手工业5、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A工场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D民营手工业6、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不包括A工商业市镇的兴起B劳动力也成为商品C全国性商业中心形成D出现按地域结成商帮7、在封建社会一度出现过“富者天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A富者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B贫者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用心爱心专心C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D国家支持富者兼并土地8、明朝后期,出现“末富居多,本富居少”江南农村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社会现象,这说明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社会贫富差距加剧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商品经济相当繁荣9、下列言论中,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A“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B“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D“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10、下列关于小农经济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唯一模式B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C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D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扶植小农经济11、下图是《新航路开辟》图,在图中,哥伦布船队的航行路线是A.①B.②C.③D.④12.唐朝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所反映的实质是A杜绝在乡村以及边远地区设市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惟一场所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D州治、县治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13、新航路开辟后,先后成为贸易强国和殖民强国的下列国家,排列正确的是A葡萄牙→荷兰→英国B意大利→西班牙→英国→荷兰C葡萄牙→英国→荷兰D意大利→葡萄牙→荷兰→英国14、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早期殖民活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用心爱心专心①加速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②加速了西欧封建主阶级的衰弱③开拓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④为欧洲手工工场掳掠了大量劳动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5、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A毛纺织业的发展中B交通运输业的发展C棉纺织业的发展中D蒸汽机的发明中16、下列关于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工厂内采用机器生产B首先出现在棉纺织业C工厂内实行严格而细致的分工制D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17、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B轻工业的地位逐步下降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18、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据统治地位B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C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发展D工业革命的胜利和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19、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迦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A否认了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