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专题3第2课辛亥革命同步练习人民版必修1一、选择题1.20世纪初,有人预测“清王朝必将被一个新的王朝所取代”,但历史的车轮并未重蹈王朝循环的覆辙。造成这一结果的因素有()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②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③救亡图存意识的增强④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20世纪初,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救亡图存意识的增强,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民国,而并非建立新的封建王朝,故①②③符合题意。此时,中国民主革命并没有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故④不正确。2.“武昌起义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这一材料()A.说明了革命势力的强大B.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C.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D.说明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突出了清王朝瓦解的主要原因——自己瓦解的,故B符合题意。3.(2015·济宁一中)下列“国”字的写法,最有可能出现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强调“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故出现了“国”的各种写法,以体现这一观点,其中最符合“主权在民”这一观点的应是C项。4.《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一书中写道:“他反复地呼吁对于他所领导的政府的同情、财政资助和国际上的承认。”其中“他所领导的政府”应该是()A.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北京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答案】B【解析】孙中山担任的是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故选B项。5.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我国“民主性”的贡献有()①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制度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④致电袁世凯“虚位以待”A.①②③B.①④C.①②D.②③【答案】D【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结束封建制度。排除含①的A、B、C三项。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中华民国属于真正的人民民主共和国②它体现了西方民主思想③其实际意义主要在于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④标志着中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材料“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西方“主权在民”的民主思想;实际意义在于否定了“主权在君”的君主专制制度。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政府,人民民主共和国指的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故①错误;④从本则材料中不能得到体现和反映。7.(2015·赣州)有人说,中华民国是“美国式的共和国”,但也具有英国政体的特点。其“英国政体特点”主要表现为()A.责任内阁制B.三权分立C.总统制D.民主共和【答案】A【解析】中华民国建立后成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但为限制袁世凯,又实行责任内阁制,责任内阁制是英国政体的特点,故选A项。8.袁世凯曾经把当年促使清帝退位的历史性一幕,非常形象地称之为“拔大树”。“拔大树”最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政体C.为中国政治民主化奠定坚实的基础D.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可知,“拔大树”是指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宣告结束,故选B项。9.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A.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B.孙中山防止了社会的贫富分化C.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D.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的在华势力【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的含义,“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是说辛亥革命打击了欧洲资产阶级在华的势力。10.(2015·菏泽)近代著名实业家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