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山浩然居桩基工程试桩溶洞处理襄阳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岘山o浩然居”保障性住房小区桩基工程溶洞处理方案一、工程概况襄阳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拟投资建设襄阳市“岘山o浩然居”保障性住房小区,该工程位于XX县区胜利街西侧,规划向阳路北侧,该地块属XX县区庞公办事处十家庙村与观音阁村,总建筑面积161877.46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34253.46m2。该项目共包含13栋高层住宅,其中1X-11X楼为18层,12X、13X楼为11层。通过招投标,我公司承接了该项目桩基工程二标段的施工任务,二标段包括7X-11X楼5栋18层,12X-13X楼2栋11层,有一层整体地下室。根据襄阳市建筑设计院提供《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上海新建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主楼基础采用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总桩数900根,桩径φ800㎜,桩长22.00-26.00米,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持力层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的⑥-2中风化硅质灰岩,抗压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3100kn。由于施工场地下伏基岩为硅质灰岩,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其结构面多见铁质氧化物或溶蚀孔洞,局部见20-30cm溶蚀沟槽,施工中可能遇到较大溶洞,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如处理方法不当,往往会造成掉钻、卡钻、埋钻、漏浆、塌孔等事故发生,甚至威胁到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安全。我公司前期旋挖钻机施工时就曾遇到险情(详见岘山o浩然居保障性住房小区桩基工程专题会议纪要(20XX0108号)),因而充分了解桩孔所遇溶洞的发育规律、基本形态、规模大小、溶穴顶板岩层厚度、完整性、洞内充填物形状等,采取稳妥的措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十分重要。为此,业主多次邀请武汉专家现场踏勘,给予技术指导,并组织参建各方进行方案对比,最后决定采用超前钻,揭示每根桩端第1页共6页持力层状况,查明桩端下伏基岩的完整程度,裂隙的发育程度,有无溶洞,以及溶洞的发育规律、基本形态、规模大小、溶穴顶板岩层厚度、完整性、洞内充填物形状等。在桩基施工前,于桩中心进行超前钻,必要时增加钻孔,根据超前钻的结果,确定溶洞处理方法。有溶洞的桩位,由旋挖钻机成孔改为冲击钻成孔,并根据溶洞的不同类型,最后确定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二、施工方案的确定针对该场地溶洞较大且呈串珠型分布,施工技术难度较大,该工程又为市重点工程,我公司从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进度,确保施工安全考虑,把该工程做为公司重中之重,并严格按照超前钻资料及设计要求对施工工艺过程进行监控。专门组织所有技术人员讨论、研究方案并学习有关溶洞处理方面的知识。根据超前钻揭示溶洞情况,溶洞内全为流塑状粘土全充填,溶洞位置较深,最后确定先采用冲击钻成孔,优先采用常规施工法、回填片石粘土、投水泥的方法处理溶洞,后考虑采用预压浆填充法、桩底后压浆法、钢护筒护壁法等方案。三、施工前的准备1、人员组织项目部专门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研究学习有关溶洞处理的措施,并且成立溶洞处理应急小组。施工现场派2名技术人员分两班在工地轮流值班,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项目部还组织桩基队钻机机长学习溶洞处理的知识,使他们对溶洞处理心中有数。总之,在人员组织方面,明确分工,各负其责。2、材料准备片石500m3,粘土500m3,水泥100t,编织袋200条等。3、机械配备冲击钻机三台,装载机一台,20t吊车一台,挖掘机一台。四、施工过程控制在钻孔桩施工前,需准备好足量的泥浆、片石、碎石、砂、粘土及水泥,此时泥浆浓度需比正常钻孔时浓度大,可采用1.4~1.5,入孔泥浆粘度采用22~28s。施工过程中根据每孔第2页共6页地质钻探资料及泥浆的流失等来判断溶洞的洞高、有无填充物等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抛填片石、粘土、水泥、灌注混凝土及下放大小钢护筒等方法。(1)洞高小于1米的溶洞。不论洞内有无填充物,在钻进到该溶洞时,立即向孔内下抛片石、粘土、水泥,并向孔内不断注入泥浆确保孔内水位。孔内抛填物高度需超过溶洞顶1米左右(若遇垮孔,立即回填至自然地面),然后用较小冲程冲击钻孔,泥浆泵不循环,将片石、粘土、水泥挤入溶洞使之尽可能填充溶洞,在溶洞范围内形成护壁。若孔内水位继续下降,应重复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处理。在溶洞没有处理完成之前,不能继续向下钻进,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