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1、泊秦淮---杜牧2、贾生---李商隐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4、约客------赵师秀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获得生活的启示。3.背诵并默写古诗词。泊秦淮杜牧:唐代的诗人,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人。出身于世代官僚地主家庭。他喜读兵书,为人刚直不阿,后来,由于卷入党派纷争的政治旋涡之中,使他的政治主张未得施展。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文学创作以诗歌最为突出,与杰出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作作者者简简介介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位于江苏省。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后庭花》是《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史载:南朝陈后主在金陵时,荒于声色,曾作《玉树后庭花》舞曲,每天和他的臣子及嫔妃们宴饮作乐,不理朝政,终于亡国。这样,后人便把该曲视为亡国之音。相相关关知知识识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杜牧诵读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秦淮河的夜晚,烟雾笼罩着冰凉的河水,月光映照着岸边的沙滩。我的小船停了下来,距酒肆不远。一阵轻盈的歌声传来。歌女们不知道亡国的痛苦,在江对岸婉转高歌,还在唱着《后庭花》。理解诗意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注释。理解诗意。1、请体会“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笼”和“寒”的妙处。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联系在了一起,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描绘出一幅朦胧冷清的水色夜景图,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或冬季,而且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品味赏析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句由一曲《后庭花》引发历史兴衰之感,仿佛从“商女”那里听到了亡国之音,一个“犹”字是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表示愤慨,以及对国家的关切与忧虑。这首诗寓情于景,将兴亡之忧融入悲凉的意境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的愤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忧虑,委婉深沉。主题归纳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二年(837),登进士第。陷入牛李党争,仕途坎坷。擅骈文,尤工诗,为晚唐大家。诗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贾生,即贾谊,西汉政论家,力主改革弊政,却遭谗被贬,郁郁不得志。后来汉文帝召还贾谊,曾在宫殿正室和他谈话。诗人写的就是这件事。人人物物简简介介背景简介:晚唐时期,许多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药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李商隐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而且李商隐被卷入了牛李党争,屡遭排挤,怀才不遇,于是他借吊贾谊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诵读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意: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贾谊的政治才能无与伦比。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可惜他不关心百姓只是问无关轻重的鬼神之事。理解诗意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注释。理解诗意。1、诗人选取了什么事作为这首诗的题材?孝文帝召回被贬长沙的贾生,并夜问贾生鬼神之事。品味赏析2、诗中的“求”“访”“前席”再现了汉文帝怎样的情状?一“求”一“访”一“前席”,似乎能够表现汉文帝求贤问贤的诚意和虚心。3、请说说“可怜”一词的表达效果。“可怜”一词含有讽刺效果。可怜,可惜,可叹。汉文帝问询到半夜,谈着谈着,双膝都挪到贾谊跟前,似乎很是虚心倾听的。其实,汉文帝要垂问的哪里是关心百姓的国事,他问的不过是神鬼的事罢了。流露了诗人对统治者的讽刺和感慨。4、简要评析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