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由放任”的美国知识点一世界经济大危机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广大劳动人民却日益相对贫困,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B.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C.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急剧动荡,股价狂跌D.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解析明确根本原因即决定性因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其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的,故其正确答案为D项。答案D2.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解析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股市大跌,工人失业严重,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减少,很多人濒于破产。答案B知识点二杯水车薪3.1922年至1929年美国经济处于繁荣时期,但在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严重的危机。这主要是因为()①资本家为了眼前的利润盲目地扩大生产②劳动人民日益贫困化③政府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④股票投机过度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题干提供的四方面因素,既是造成美国经济表面繁荣的原因,又是美国蕴含着危机的因素。故选A项。答案A4.胡佛采取了一些反危机的措施,但对缓解经济危机无济于事。这主要是因为()A.人民不适应政府对经济的干预B.国内政坛上反对党的抵制作用C.人民因危机打击完全失去信心D.没有改变自由放任政策的本质解析本题属于因果关系选择题,考查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实质。经济危机爆发后,胡佛依然坚信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功能,尽管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从整体和本质上没有放弃自由放任主义政策,从而导致危机进一步加剧,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5.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的胡佛政府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让经济进行“自我治疗”。他要求工商界和劳工组织自愿联合起来()①共同维持生产和投资②稳定工资和物价③削减个人和公司所得税④大幅度提高关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根据史实可知,④不是工商界和劳工组织能做的,排除④,A项正确。答案A知识点三病入膏肓的经济6.1933年3月,罗斯福在就职演说时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美国()A.经济危机来势凶猛B.经济危机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强C.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矛盾D.经济危机持续时间特别长解析这场经济危机波及的范围广、破坏性强,从材料中的“工业……”“农场主的产品……”“千万个家庭……”可知B项正确。答案B[综合拓展]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遭受危机的打击最重,工业生产持续下降达三年之久。1932年全国工业生产比危机前的1929年下降了46.3%。经济被抛回到1913年的水平。危机遍及各工业部门。重工业部门生产下降的幅度尤为惊人。……成千上万的工人被赶出工厂,流浪街头。——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材料二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幅图片反映的问题是否相同?反映了什么问题?(2)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工人的这些状况必然会引发什么问题?当时的胡佛政府是如何解决的?结果如何?(3)就当时的情况,你认为采取怎样的措施合适?答案(1)相同。都反映了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后造成的破坏性影响。(2)阶级矛盾激化。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非但没有解决经济危机,反而使经济危机不断恶化。(3)因为经济危机具体来说是由资本主义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激化而造成的,所以政府应该干预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同时还应该尽可能地扩大市场。一、选择题1.20世纪30年代,美国资本家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作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四分之一的棉花在即将收获时被铲掉埋在地下。这种现象说明()A.美国经济进入了极度繁荣时期B.资本主义生产与销售之间矛盾极端尖锐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生产的发展D.美国人民的生活得到普遍提高解析题干现象主要说明了商品没有市场,反映了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答案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