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检测卷(第十三第十四单元)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写在密封线内。3.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批改需要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试卷第4页的答题栏内。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孝悌从孔子起一直被名儒大德列为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悌作为伦理规范广泛流传,主要源于古代中国()A.“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文化抱负B.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宗法关系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观念D.儒家“性本善”的伦理观念2.费孝通先生曾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名言。这四句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哪一思想()A.“和而不同”B.“克己复礼”C.“仁者爱人”D.“周而不比”3.王阳明强调“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接的,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炼”,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这说明王阳明()A.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抨击B.科学说明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C.主张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D.认为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4.在中国古代,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经学,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学习的内容有所不同(见下表格)促成这一变化的是()西汉宋朝经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十三经(于唐十二经上添《孟子》)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5.清朝袁枚(1716—1797年)曾创办随园,收女弟子。章学诚(1738-1801年)斥曰:近有无耻妄人,以风流自命,蛊惑士女,大率以优伶杂剧所演才子佳人惑人。大江以南,名门大家闺阁多为所诱,征诗刻稿,标榜声明,无复男女之嫌。殆忘其身之雌性矣。此等闺娃,妇学不修,岂有真才实学可取?而为邪人拨弄,浸成风俗,人心世道,大可忧也。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A.理学受到冲击B.民主与法制思想并存C.社会转型完成D.新式的教育发展普及6.清初学者颜元对当时某一现象评论道:“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也。”由此可以推断()A.程朱理学不受重视B.空谈心性的理学受到批判C.妇女教育受到重视D.儒者忠君报国值得称道7.清史专家黄爱平指出:“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阶段……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对出现这种“转变”理解不正确的是()A.这种转变表现为理学向经世致用思想转变B.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这种转变的根源C.明清学术思想的发展受政治环境的变化影响D.明清儒学冲破了宋明理学的弊端8.某古代学者称:“夫天下之人……所以不得所者,贪暴者扰之,而‘仁者’害之也。……于是有德礼以格其心,有政刑以絷其四体,而人始大失所矣。”据此判断,该学者是()A.朱熹B.王阳明C.李贽D.黄宗羲9.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过:一提起古希腊,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会自然引起一种家园感,这是因为()A.宗教改革最早兴起于古希腊B.文艺复兴最早兴起于古希腊C.人文精神最早起源于古希腊D.启蒙运动最早兴起于古希腊10.苏格拉底从未留下任何文字,但他死后很快就被誉为许多哲学学派的始祖,甚至一些在学说上大相径庭的学派都宣称他们是苏格拉底的传人。这说明()A.苏格拉底的门生遍及希腊各地B.人文主义泛滥需要以公权约束C.人文精神成为希腊的官方意识D.苏格拉底的思想得到广泛认同11.蒋百里在《欧洲文艺复兴史》中说,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同流而异趋”、“二者在智识范围内为兄弟,在道德范围内为仇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在方法上二者都大力主张借古变今B.异趋指二者对古代文化的态度不同C.同流指二者都带有复古运动的色彩D.在评价体系上二者对教廷褒贬不同12.15世纪的欧洲,父母给孩子们起名字,不是取自圣经中的人物和基督教的圣哲,而是取不信基督教的名人,如凯撒、荷马、梭伦、黛安娜、茱莉亚等等,这一做法在当时蔚然成风。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文主义思潮的复兴,基督教会的神权统治地位受到冲击B.宗教改革,使人们从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