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青冈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30题,60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如此描述中国的均田制:“中央政府分给每个强壮的农民大约19英亩土地。这并不是去剥夺大家族所占有的土地,而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土地,如开垦战争期间被荒废的土地。此外,只有自由农民得到政府的赠与地,而且实际上,并非他们所有的人都得到了土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均田制没有触犯地主阶级的利益B.均田制使自由农民获得了土地C.均田制增加了国家税收D.均田制从根本上抑制了土地兼并2.历史学者王家范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下列关于材料中的“它”表述正确的是A.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B.产品主要用于交纳赋税和自己消费C.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明中叶以后占主导地位D.发明与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3.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A.不了解世界形势B.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C.抵制了西方的殖民侵略D.落伍于世界潮流,未能实现社会转型4.经文献资料和考古证实,西汉长安城周长25公里多,城内有8条主要大街,均与城门相通。其中贯穿南北的一条大街长达5公里多,整个街面宽约50米。长安商业繁荣,从事商业交易的有九个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活动分散在城中;②是研究西汉城市与商业发展的素材之一;③统治者推行重商政策,促进商业的繁荣;④青花瓷的热销给许多店铺带来丰厚利润A.②③B.①②C.②D.③5.“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斯塔夫里阿斯《全球通史》),材料中的“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主要受益于: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科技革命D.信息技术革命6.“仅1545—1560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公斤,白银246000公斤……由此引发了一场‘价格革命’……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而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材料说明A.价格革命促进了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B.价格革命引起了欧洲阶级关系的变动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D.价格革命促进了荷兰、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7.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由此可见A.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B.英国科技发展落后于美德C.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D.发电机是美国人发明的8.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工业国可以从世界范围内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并进行投资,这标志着A.人类社会由分散孤立开始走向整体世界B.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初步形成C.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最终建立D.经济全球化形成9.民国初年,苏州丝绸业从业者大多世代相传,各织绸厂都采用手拉织机。1925年,在延龄冠记绸厂采用电力织机后,各家绸厂纷纷仿效,舍木机、手拉机而采取电力机。这一变化A.未能突破传统丝织业的技术瓶颈B.反映苏州重工业发展领先轻工业C.标志着我国丝织技术领先于世界D.是西方工业文明成果在中国的应用10.晚清思想家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之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近代企业中,其兴办宗旨与冯桂芬观点相似的是A.天津开平煤矿B.广东继昌隆缫丝厂C.上海发昌机器厂D.贻来牟机器磨坊11.“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1866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上述史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A.近代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合作谋发展B.近代民族工业经营不善,致使亏本C.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排挤、压迫D.民族资产阶级非常软弱12.有人在回忆我国特区创建时说道:“对特区的非议很多,有人还发来一本《租界的由来》的小册子,似乎办特区就会办成租界、殖民地。”对“租界”和“特区”的理解,错误的是A.租界是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