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金郊初中八年级语文备课2016.10.31八年级诗歌赏析专题复习训练主备:朱燕清审核: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宋]杨万里梅从山下过溪来,近爱清溪远爱梅。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1.杨万里的小诗妙用动词。结合全诗,分析第一句中“过”字的妙处。答:2..杨万里的小诗巧用叠词。分析诗歌三、四句中叠词的表达效果。答:夏意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①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②时一声。【注释】①席:竹席。②流莺:即莺。流:指其鸣声婉转。3.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树阴满地、、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的心情。(3分)4.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3分)江上董颖①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摩挲②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③。【注】①董颖:北宋诗人,一生为生计常年奔走异乡。②摩挲:用手抚摸。③钓舟:指行舟。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6.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2分)答: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谷口①春残黄鸟稀,辛夷②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注释】①谷口,山谷的入口。②辛夷:木兰树的花,比杏花开得早。7.试分析诗歌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2分)答:8.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通州区金郊初中八年级语文备课2016.10.31答:塞上忆汶水曹元用沙碛秋高苑马肥,哀笳一曲塞云飞。南都儿辈应相念,过尽征鸿犹未归。【注】沙碛:沙漠。苑马:西域大苑所产的马。9.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答:10.最后一句写“征鸿”有什么作用?(2分)答:(一)城南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11.这首诗的前两句是一幅“春雨山水图”,发挥想象把它描绘出来。(2分)答:12.这是一首哲理诗,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答:鲁山山行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13.(1)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中“迷”字用的巧妙,请加以赏析。(2分)答:(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答: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注释:①这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14.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1)第二句中的“望”字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2分)答:(2)三、四两句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答:通州区金郊初中八年级语文备课2016.10.31春望杜甫(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诗题是《春望》,那么诗人“望”到了哪些春景?(2分)2.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指出诗句所蕴含的情感。答: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3.诗的颈联,构思巧妙,匠心独运。请结合内容作具体分析。(2分)答: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答: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9—20题。(共4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6.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2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0-12题。(7分)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7.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人名)。(1分)8.这首诗中划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3分)答:9.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3分)通州区金郊初中八年级语文备课2016.10.31答: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