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持弓扶桑。教学目的:理解运用对比、夸张等修辞方法,通过丰富联想来描绘梦境,以表达蔑视权贵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重点:理解虚设梦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联想丰富、构思奇特的艺术特点。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代表作《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使。从二十五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文章背景唐玄宗天宝元年,由于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长安。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离开长安后,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yǎn)州话别,临行作本诗。解题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天姥:所梦内容。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也由诗人情绪决定。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全诗按何顺序进行?思考1、梦游缘起2、梦游历程3、梦醒感慨缘起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思考:天姥山的特点是什么?怎么体现?1、把神山(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和天姥山并提,起陪衬作用,以虚衬实,表现天姥山的神奇色彩,诗“神”的特色凸显而出。天姥山的特点:高大、巍峨手法:衬托、对比、夸张极力表现高耸、时隐时现的天姥山,为幻想做好准备。2、又用高峻闻名的五岳及附近名山赤城、天台相比。夸张地写它比五岳还挺拔,连有名的天台山也如拜倒在它足下。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飞”表现了什么追求?思考自由自在“照”和“送”写出什么?明月与人如影随形,人与自然和谐一体,体现对自然的热爱和眷恋。游历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思考在全文起何作用?空间转移,时间推移,景象发生变化,有声有色地进入梦境。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思考写出怎样的一种景象?昏暗恍惚。险怪奇绝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2、四短句的形式有何表现力?思考1、天门打开后的景象如何?节奏鲜明,铿锵有力,充分表现了打开天门的雄伟气势。小结:从昏暗恍惚到惊天动地,前者烘托后者,形成一个由低沉到高昂的波澜,为下文渲染了神奇的背景。光辉灿烂,壮丽非凡。如果梦境是一个故事的话,仙人出现带来了梦境的最高潮。诗人的幻想如神仙遨游,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任意奔驰。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思考写了什么事?在文中有何作用?心惊梦醒,好梦不常。在梦境最高点悬崖勒马,急转直下。由幻想转到现实。作者与读者的情绪随之沉静,在全文形成了起伏的波澜。引出诗人内心的感慨。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由写梦转入写实,揭示全诗的中心意思。这是由梦醒后的徘徊失望引出的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当中有对人生的伤感,逃避现实、消极处世的一面,也有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后者更是主要的感情。醒悟思考:这层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思考: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世间”两句,抒发作者怎样的感慨?明确: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伤情绪。思考:“安能”两句表现出诗人什么性格和精神?明确:蔑视权贵、傲岸不羁的性格。主旨:最后两句是诗眼,卒章显志,点亮全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对权贵的抗争,表现了李白傲岸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