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第l章小结热点聚焦1.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两种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反应过程中有电子转移离子反应——反应过程中有离子浓度改变离子反应可能有电子转移,即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可能在离子间进行,即可表示成离子反应,也可能不是离子反应,则不用离子反应表示。2.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氧化还原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对有关概念的理解、电子转移的表示、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及有关计算。离子反应的考查主要体现在离子能否大量共存问题、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方而。这是本章的核心内容,需要全面掌握。3.与我们生活紧密联系的十大问题(1)温室效应——造成全球气温上升,水位上升,陆地面积减少。成因: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燃烧含碳化合物导致二氧化碳含量升高。(2)赤潮——工农业生产(如石油化工、炼焦、化肥等)排放的废水中所含的氮、磷元素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从而使藻类大量繁殖,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水质腐败变质、变臭,水生生物会缺氧死亡或被污染。(3)酸雨——煤炭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其次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也是影响酸雨形成的重要因素。降水酸度pH<4.9时.将会对森林、农作物和材料、建筑物产生明显损害。(4)臭氧空洞——人工合成的一些含氯和含溴的物质是造成南极臭氧空洞的元凶,最典型的是氟氯碳化合物(CFCl3,俗称氟里昂)和含溴化合物哈龙(Halons)。臭氧层被大量损耗后,吸收紫外线辐射的能力大大减弱,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明显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多方面的危害,潜在的危险包括引发和加剧眼部疾病、皮肤癌和传染性疾病。(5)热岛效应——大城市中密集的人口和众多的工厂每天产生大量的热,使气温升高:同时,晚间工厂排出的大量烟尘粒子和二氧化碳,如同被子一样阻止城市热量的扩散,致使城市比郊区气温高,如同一个“热岛”矗立在农村较凉的“海洋”上。热岛效应的产生,不仅使人们工作效率降低,而几且中暑人数增加,夏季高温导致火灾多发,加剧光化学烟雾的危害。(6)白色污染——生活生产中使用及抛弃的难降解的塑料制品造成的,它们的主要危害:①废旧塑料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②废旧塑料易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③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很难处理、回收,不易分解。(7)物种减少——由于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的消耗以及环境污染造成物种减少。由于食物链的作用,地球上每消失一种植物,往往有10~30种依附于这种植物的动物和微生物也随之消失。每一物种的丧失减少了自然和人类适应变化条件的选择余地。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必将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限制人类生存发展机会的选择,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8)漂尘——源自烟雾、尘埃、煤灰或冷凝气化物的固体或液态水珠,能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粒子大小由0.05~100μm不等,由天然及人为来源产生,包括海洋、泥土、车辆废气、工业活动等。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决定于粒子侵入继而积聚于呼吸系统的能力。直径l0μm或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能直达并沉积于肺部,而引发不良的健康反应主要导致呼吸不适及呼吸系统症状(例如气促、咳嗽、喘气等),加重已有的呼吸系统疾病及损害肺部组织。(9)能源短缺——因为工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大量消牦煤、石油等能源。而它们的再生速度又很慢,造成能源短缺。这将大大限制生产发展,所以必须尽快开发和扩大利用新能源,如核能、太阳能等。太阳能——①太阳能电池:利用硅半导体,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②太阳能制氯:聚焦太阳光,产生高温分解水,产生氢气。核能——利用原子核裂变或聚变过程产生的巨大能量,可将它转变为热能,继而驱动汽轮机发电。可燃冰——在地球的永久冻土带和海洋冷水区深部存在大量气体水化物,其成分主要由甲烷分子组成,据测算其储量至少可开发利用上百年。(10)食品污染——由于人们在动物饲养和植物培养过程中运用了生长激素、催熟剂、农药、化肥等,月外又有口蹄疫、疯牛病等疾病流行,以及食品加工环节的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