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知识点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公式:I=U/R式中单位:I(A);U(V);R(Ω)。※公式的理解:①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②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3、欧姆定律的应用:①同一电阻的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其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R=U/I)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应用公式时注意: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4、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R串联,则有R总=nR。几个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大,这是因为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长度。④分压作用:U1/U2=R1/R2(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⑤比例关系:电流I1/I2=1/15、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电压)③电阻:1/R=1/R1+1/R2(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R并联则有R总=R/n。几个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小,这是因为几个导体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④分流作用:I1/I2=R2/R1(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⑤比例关系:电压:U1/U2=1/1练习第一类计算1、一只小灯泡正常发光时两端的电压为8V,通过它的电流为0.4A。现将该小灯泡接在12V的电源上,为使其正常发光,应___联一个______的电阻。2、有一个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V时,通过的电流为0.5A,则它的电阻是Ω;当它两端的电压为8伏时,导体的电阻是Ω,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该导体的电阻是Ω。3、阻值分别为R1=4Ω,R2=6Ω的两个电阻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通过R2的电流为0.4A,则电源电压V。把它们并联起来再接到原来的电源上,则通过R2的电流是A,电路的总电阻是__A。4、有两个阻值分别为3Ω和5Ω的电阻R1和R2将它们串联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上,R1和R2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若将它们并联在同一电源两端则流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5、分别将、U1=4V、U2=6V,分别加在某段导体的两端,则两次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之比为()A3:2B2:3C1:1D1:2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8A,当开关S断开后,电流表的示数改变了0.5A,则R1与R2的阻值之比为()A、13:5B、3:5C、5:3D、5:137、两个定值电阻R1和R2,R1的阻值为10Ω,将它们串联后接在电压为12V的电源上,电流表的示数为0.5A,求R2的电阻的大小。1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只电流表的规格相同,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以及0~3A).闭合开关S,电阻R1与R2均有电流流过,两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R1与R2的比值为A.1∶5B.5∶1C.1∶4D.4∶19、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为电流表时,两表的示数之比I甲∶I乙为3∶5,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表示数之比U甲∶U乙为A.2∶5B.3∶2C.5∶2D.5∶310、甲、乙两地相距40千米,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已知输电线每千米的电阻为0.2欧。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了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检修员在甲地利用电压表、电流表和电源接成如图所示电路进行测量。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0伏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安,则短路位置离甲地的距离为()A.10千米B.15千米C。30千米D.40千米1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灯的电阻为20Ω,当滑动变阻的滑片P位于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当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右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A.3VB.4VC.6VD.8V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是5V且不变,S闭合后电压表示数为1V,则灯L1两端的电压为V,灯L2两端的电压为V;灯L1、L2的电阻相比较大的是,通过灯L1、L2的电流相比是大(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