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待人之道第二课平等友善第三节与人为善、将心比心主题词:善良爱心助人将心比心课时:第一课时检查预学2.3与人为善(预习纲要)一、善良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1、善良的地位怎样?2、善良的含义与特点?思考:如何理解善良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二、帮助他人,体验生命的快乐思考:为什么帮助他人,收获快乐?三、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思考:“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2.3与人为善学习目标1、理解善良是美好品德的基石,是博大无私的爱心;2、认识助人为快乐之本,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需要付诸助人和奉献的实际行动;3、懂得“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道理,主动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招聘启示爱心网站现面向社会招聘“善良大使”若干名,希各界善良热心人士积极报名。请谈谈你们心目中的“善良大使”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为什么?活动探究1克己、为人、真诚、尊重、理解、宽容、奉献、正直、勇敢……善良的内涵:善良是多种美德的基础和体现。总结提升一、活动一:谁是真正的助人为乐?小欣、小军和小云是同学。一天,他们看见一个老奶奶想过马路,但车很多,老奶奶犹犹豫豫,很害怕。于是他们三人主动上前,小心翼翼地搀扶老奶奶过了马路。老师知道后表扬了他们,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并让他们谈谈当时的看法。小欣说:“老师号召我们学雷锋做好事,并要统计谁做的多,我不想落后。”小军说:“这老奶奶是我们家邻居,她家里有许多好看的图书。我想和她搞好关系,以后能经常去她家看书。”小云说:“我什么也没想,只是看着老奶奶一个人过马路很危险,所以上去扶她一把。问:谁是真正的助人为乐,你如何看待助人为乐?活动探究2总结提升小云是真正的助人为乐。真正的善良是来自博大的爱心,因此必然是不图回报的。如果一个人为别人做好事,是希望别人回报得更多,那么他所做的是“伪善”。一旦他的付出得不到他想要的回报时,他就会露出自私的本质。活动探究3这则新闻说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总结提升1、这则寓言讽刺了东郭先生的什么行为?2、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活动探究41、讽刺东郭先生对坏人讲仁慈,不分善恶、滥施仁慈的这种错误行为。2、它告诉我们与人为善要做到是非分明,不能无原则地对坏人滥施仁慈,要明辨是非,坚决打击坏人。总结提升一天,一个饥寒交迫的乞讨者来到一个院子行乞,这里住着两户人家。一户人家看到可怜的乞讨者,连说好可怜呀,并一直祈祷说希望上帝能帮帮他,给他幸福;另一户人家则把乞讨者带进屋里,让他吃了一顿可口的饭菜,并给了他几件旧衣服,才送他离开。请问:你们更赞成哪位主人的做法?为什么?(赞成第二位.因为真诚的爱心是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善良如果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什么实际行动,就不是真正的善良。)活动探究5二、帮助他人,体验生命的快乐学海导航请大家阅读课本p50《社会风景》的相关内容,然后思考几个问题:活动探究6活动二:一只手套的故事:小组讨论:(1)作为生意人,女老板不肯卖一只手套,可以理解吗?(2)你怎样看待女老板转变的原因?(3)你怎么评价女老板这个人?这位女老板一开始只顾做生意赚钱,后来发现顾客是个残疾少年,从而转变态度,以体恤、关爱温暖了素不相识的人。由此看来,这位女老板是一位善良的人,她的行为虽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善举,却体现了一颗美好心灵中可贵的爱心。总结提升2、助人是快乐的,我们付出的越多,内心就越充盈,幸福感也就越强总结提升3、助人不仅是付出,也是收获。助人是快乐的。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爱心是一种特殊的财富,它不会因为付出而减少,相反,它像泉水源源不断,因为流淌而更清澈、更充盈。爱心感受学以致用1、美好生活的底色、美好品德的基石是指A、善良B、诚信C、自尊D、平等2、与人为善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是A、自我负责B、诚实守信C、将心比心D、塑造自我3、对于一个自尊的人来说,给予会比接受更快乐。当我们进入这个境界时A、给子让我们体验到自身生命潜能的表达和发挥B、给予就是将心比心,与人为善C、给予就意味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