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学法指导:如何表达吊古伤今的情感理解三个要点1、找出诗中出现的典故并能理解。2、了解诗人所处的年代和生活遭遇。3、找出前面两个要点的契合之处。•目标一:诗人是如何表达怀古伤今之情的。•1、至少读5遍诗歌,并认真阅读导学提纲中了解感知部分同时完成探究未知部分,有疑惑的地方请记录下来,一定要抓紧时间。•2、给你5分钟时间,小组合作完成导学提纲中的问题,派代表准备发言。羊公碑羊公碑又名“堕泪碑”,位于湖北襄阳山上,是当地百姓怀念西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羊祜建立的。当时荆襄一带因连年战事,百姓流离失所。羊祜利用边境暂时的稳定,采取减免赋税的政策,鼓励人们发展生产。东吴军民感其仁政,纷纷归附。羊祜政绩突出,文学成就也很高,被时人称为“文为辞宗,行为世表。”结论:忧国爱民、德才兼备、流芳百世孟浩然所处年代和生活遭遇孟浩然,早年隐居家乡鹿门山,读书作诗。继漫游吴越,寻求出仕。四十岁时始入京考进士,因“不才明主弃”一句引起唐玄宗的不满,被放归襄阳。张九龄官荆州,引为幕府从事,不久又返故居。后疽发背而卒。结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诗中所提及的羊公碑这一典故,和诗人自身的遭遇之间,有怎样的联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要表达的是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借羊公的典故,抒发了自己的悲感。不仅是追悼古代贤明的政治家,而且更是感叹自己不能像羊祜那样有一番作为,让自己的名声与岘山那样长留人间。两相对比,令人伤感不已。自己像羊公那样有才华,却不被重用,抒发内心的忧伤和感慨。•怀古伤今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天我们通过对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的学习,做了初步的感知。这类诗词往往借古事、古人、古迹或历史事件抒发议论,托古讽今抒发情感。(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2)意象:历史人物、城池、宫殿、寺庙、陵墓等;江山、流水、野草、燕子、明月等•(3)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古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4)表现手法:对比、触情入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用典•目标二:初步感知体会孟浩然诗歌的语言特点•清沈德潜评孟浩然诗词:“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语淡”是指语言平易自然,通俗易懂,反应孟诗清淡优雅的风格,“味不薄”是指感情真挚动人请同学再读诗歌谈谈你的理解?•要求能结合具体诗句,从语言和情感两方面作答•拓展练习•请同学们朗读《过故人庄》体味孟诗“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的特点。••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语淡”是因为诗人用叙述的语气讲述了被邀请去老朋友家做客这件事情,“味不薄”是因为诗人在叙述事件的同时也有自己的情感投入,和自己对村庄环境的准确描写.如:“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只是简简单单的叙述别邀一事,但在这句诗中“具鸡黍”、“邀我”又体现了老朋友的真挚感情和诗人被邀请后的愉悦之情.再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描写了村庄的美丽景色——近处是绿树环绕,远处是青翠的高山,真是一处清幽之地,远离城市之喧闹,官场之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令人心情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