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作业级ROV结构介绍1.前言地球上海洋面积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的71.8%,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源泉。进入21世纪后,重视海洋、探索海洋、研究海洋、开发海洋,以及保护海洋成为全球各国的重要课题。我国十八大提出了海洋强国战略,国家发改委等4部委近日下发《关于印发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2011-2020)的通知》,推动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国家“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也将全海深(最大工作深度11000米)潜水器研制及深海前沿关键技术作为重点攻关方向。水下机器人是一种具有人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功能,能够在海洋环境下代替人进行某种作业的自动控制装置。通常是依靠电缆提供的动力或自身携带的能源驱动,载体上装有推进器在水下做三维空间运动,并可装设照明、摄像、声纳等观测设备,多种传感器及用来完成某些作业的机械手和作业工具。水下机器人大致可分为三类: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ROV、自治水下机器人AUV、载人潜水器HOV,最近国外如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研究一款混合水下机器人HROV。ROV根据用途不同又分为观察型、调查型、作业型,就不再展开讲,本文以下内容以作业型机器人为例展开介绍。12.作业级ROV系统概述一套ROV由支持母船、配电系统、控制室、布放与回收系统、中继器(大型ROV)、脐带缆、无人潜水器、作业机械手等部分组成。23.支持母船支持母船作为水面支撑系统,承担ROV的长途运输、布放及回收、动力支持、及水面控制等任务。ROV的作业半径有限,必须有母船承载进行远程运输;为了将水下机器人ROV安全、迅速地下放和回收,在船体上需要有吊放系统,主要是由A型吊和绞车组成;一般ROV为了减轻重量、节省空间,以及长时间水下作业需要,不带动力装置,由母船提供;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水面控制系统的大屏幕看到ROV所处环境,操作机械手进行相应作业。另外支持母船必须具备动力定位能力,否则会因为母船移动拉扯ROV造成损坏。34.配电系统主要负责给ROV长距离输电,为保证电力供应,需将船电(三相电)进行升压,将高压电通过滑环连接到脐带绞车,在ROV端再通过变压器降压。5.布放和回收系统布放和回收系统主要由吊车和脐带绞车组成。吊车的作用主要是把ROV从码头起吊至母船甲板;ROV入水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吊车直接将ROV从甲板吊起通过母船舷侧放入水中4另一种是通过船尾的A型架吊入水中。56.脐带系统6.1.脐带绞车脐带绞车的主要是储存脐带缆,在ROV布放是负责放缆,回收时负责收缆,为控制放缆及收缆长度,安装有计米器。为了保证ROV的安全,防止缆绳过分张紧或松弛,减少波浪起伏对ROV的冲击,脐带绞车需具备恒张力控制功能,并防扭。液压型绞车电动型绞车为了减少缆的冲击性张力,根据船的升降收放缆(船尾上升时放缆,船尾下降时收缆),还需要为绞车增加升降补偿功能。6.2.脐带缆通过脐带缆,水面控制台不但能将动力、控制信号传递给ROV,也可以接收返回的图像信息,所以说脐带缆是水下通讯的桥梁。但由于海况、海底结构复杂,如果脐带缆发生损坏、断裂就会造成水下机器人的丢失,所以脐带缆要选用强度大、防水、抗压、绝缘的材质。脐带缆为动力和数据的传输提供了便捷,但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ROV的活6动范围,同时脐带缆的断裂也有会造成机器人的丢失。浅水区域,几百米的脐带缆可以直接由船体下放。但深水区长距离脐带缆下放,会增加水下ROV运动和作业的阻力。这时可以储存、收放脐带缆的水下装置——中继器(TetheManagementSystem,TMS)出现了。76.3.中继器中继器的主要作用是隔离水面支持母船升沉运动对ROV的影响,减少ROV的运动阻力,对副缆进行管理。当ROV开始下潜准备作业时,中继器可以和ROV一起吊放至作业深度,之后中继器放出ROV,开始作业。借助中继器的重力下潜,既节省了能量,也提升了下潜的速度。顶置式中继器8车库式中继器96.4.缆线缆的主要作用是传递机械载荷,动力以及信号,有主缆和副缆之分。主缆支持母船平台至TMS,副缆支持TMS至ROV。信号衰减小,抗干扰,通过光纤通信,能承受静态载荷(缆自重、ROV重量、附加载荷重量)、动态载荷及自身产生的阻力。主缆副缆107.无人潜水器7.1.组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