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哈尔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命题人:赵景芳审题人:潘文静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Mn:55H:1Cl:35.5C:12O:16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液面以下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蒸发操作时,当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就可以,故A错误;B.蒸馏操作要测定出来的气体的温度,所以温度计的水银球放置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出,故B错误;C.分液操作时注意上下层液体分开,所以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C正确;D.萃取操作时主要是要求萃取剂不能溶于水,密度大小没有要求,故D错误。考点:物质的分离与提纯2.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A.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B.胶体外观不均匀C.胶体不能通过滤纸D.光束通过胶体时有丁达尔效应【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10-7~10-9m)之间,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1nm,浊液的粒子直径大于100nm,故选A。考点:考查了胶体的相关知识。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CO2的质量为44g/molB.CO2的摩尔质量为44gC.64g氧气中含有2mol氧D.NA个CO2的质量(g为单位)与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同【答案】D【解析】A.1molCO2的质量为44g,A错误;B.CO2的摩尔质量为44g/mol,B错误;C.64g氧气是2mol,其中含有4molO,C错误;D、D.NA个CO2是1mol,其质量(g为单位)与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同,均是44,D正确,答案选D。点睛:选项C是易错点,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质量的含义等是解答的关键,需要注意以下两点:①“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只能适用于微观粒子,不能适用于宏观物体;②用“摩尔”描述物质的多少时,常用化学式表示。4.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A.MnO4-Mn2+B.HClCl2C.FeFe3+D.KClO3O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M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应加入还原剂,故A正确;B.Cl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应加入氧化剂,故B错误;C.Fe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应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C错误;D.O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KClO3分解即生成O2,不需要加入氧化剂,故D错误.考点: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5.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A.CaCl2=Ca2++2Cl-B.NaHSO4=Na++H++SO42-C.HNO3=H++NO3-D.KClO3=K++Cl-+3O2-【答案】D【解析】A.氯化钙是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CaCl2=Ca2++2Cl-,A正确;B.硫酸氢钠是强酸的酸式盐,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B正确;C.硝酸是一元强酸,电离方程式为HNO3=H++NO3-,C正确;D.氯酸钾是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KClO3=K++ClO3-,D错误,答案选D。6.下列物质水溶液能导电,但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Na2OB.CO2C.H2SO4D.Cl2【答案】B【解析】A、氧化钠是电解质,A错误;B、CO2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电离出阴阳离子而导电,碳酸是电解质,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B正确;C、硫酸电解质,C错误;D、氯气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错误,答案选B。点睛: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含义是解答的关键,另外还需要注意:①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全是电解质。②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才能有自由移动的离子。③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也不是非电解质。④溶于水和熔化状态两各条件只需满足其中之一,溶于水不是指和水反应。⑤电解质与电解质溶液的区别:电解质是纯净物,电解质溶液是混合物。无论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的导电都是指本身,而不是说只要在水溶液或者是熔化能导电就是电解质。7.下列溶液与20mL1mol•L—1NaNO3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A.10mL1mol•L-1Mg(NO3)2溶液B.5mL1mol•L-1Al(NO3)3溶液C.10mL0.5mol•L-1AgNO3溶液D.10mL0.5mol•L-1Cu(NO3)2溶液【答案】D【解析】根据硝酸钠的电离方程式NaNO3=Na++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