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内能内能的利用������考点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①和②构成的.2.分子热运动(1)定义:由于分子的运动跟③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2)特点:温度越④,分子热运动越剧烈.(3)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的物质在⑤时⑥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⑦.影响因素:扩散现象的剧烈程度与⑧有关,⑨越高,扩散现象越⑩.举例:“酒香不怕巷子深”、“蝴蝶嗅到花香”、“墙角放煤,日久变黑”.3.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之间存在瑏瑡,如被紧压在一起的铅柱很难被分开;分子之间还存在瑏瑢,如“破镜”无法“重圆”.(2)分子间力的特点当分子间距离变小时,作用力表现为瑏瑣(如: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变大时,作用力表现为瑏瑤(如: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很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4.分子动理论: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瑏瑥、瑏瑦构成的;物质内的分子在瑏瑧;分子之间存在瑏瑨.考点二内能1.内能(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①与②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③(J).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④.(2)说明: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⑤和分子之间的⑥有关,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3)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⑦.如:炙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也具有内能.(4)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⑧,温度升高时内能⑨.2.物体内能的改变方式做功热传递实质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之间的⑩内能的瑏瑡方式通过关键词“搓手”、“压缩”、“摩擦”、“锻打”、“拧弯”等即可判断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由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方向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可能瑏瑢;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可能瑏瑣由高温物体转移到瑏瑤温物体或从物体的瑏瑥温部分转移到瑏瑦温部分实例a.钻木取火;b.用锯条锯木板,锯条和木板均发热;c.两手互相搓搓,觉得暖和;d.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e.汽缸里的活塞在燃气推动下运动等a.用热水袋取暖;b.广场上的石凳被晒得发烫;c.烧水水变热;d.烤火御寒等说明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有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也有可能是发生了热传递3.热量(1)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2)单位:热量的单位是瑏瑧(J).(3)与内能的关系: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加,放出热量时内能减少,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改变越大.考点三比热容1.比热容(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与①和②的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③表示,单位是④,符号是⑤.(2)物理意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⑥所放出的热量,与它温度升高⑦所吸收的热量⑧,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3)特性: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⑨.(4)水比热容的应用应用实例冷却和取暖A.北方冬天用热水袋取暖;B.初春傍晚,在秧田里灌水可防止秧苗冻坏;C.给发动机降温的水箱;降温吸热的物质采用比热容较大的水做冷却剂调节气候夏季沿海地区的温度要比市区温度低;修建人工湖减缓热岛效应等2.热量的计算(1)公式:吸热公式:Q吸=cm(t-t0)放热公式:Q放=cm(t0-t)(2)表示意义:Q表示⑩,单位是J;c表示瑏瑡,单位是瑏瑢;m表示质量,单位是kg;其中t为末温,t0为初温.考点四热机1.热机(1)定义:利用①做功的机械叫做热机.56第十二章内能内能的利用������考点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①和②构成的.2.分子热运动(1)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