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演练说荷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这年夏天,天大旱,烈日炙烤着大地,热浪蒸腾着大地。渐渐地,碧波荡漾的湖泊干涸了……此时此刻,荷临危不惧,坦然自若正满面春风地迎接着我的到来。这是怎么一番惊人的情景!往日蓄得一池清冽列碧水的荷塘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的龟裂的土地上,一片片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原来水里长的荷,虽无鱼洗尘无水滋润,田田荷叶依然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莲花,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美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又流香。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虐肆汗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早就听说过荷的故事。一颗在地层深出沉睡几天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结出果实。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的勇敢而执著的荷。惟有它在风风雨雨的岁月中,卓然傲立,风吹不退缩,雨淋不着痕,一副一不变应万变的王者风仪。生命的高贵圣洁与它不屈不挠的精神伟力相伴相随。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终,狂妄的风在它面前乖乖的败退。荷,静立如山,依然故我。若遇暴雨突至,秋雨绵绵,站立一株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似一朵朵初绽的音符,挟着荷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活得精精神神,活的清请白白,即使褪去青春不再,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掷地有声。当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疯狂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碎了,荷的枝,被折断了。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于地,唯见冰天雪地中它独立自尊不馁不屈的铮铮傲骨。在风霜雨雪的洗礼中,在百般磨砺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矫健中自有别样的典雅端庄,柔媚明艳,它不受风尘诱惑的潇洒出尘,那一派清远的标致与神韵,在古代文人的诗章中,尽展君子的襟怀。至今依旧轻轻呵动着红尘人的心扉,不知令多少哀和的人如醉如痴!楚楚动人的荷,永远是一首迷人的旋律。穿行在画屏般的荷塘,风吹绿叶送爽,缕缕荷香盈袖。今夜,不知谁会沉醉忘却归路,在着高雅脱俗的净地,细拂心尘,顿开茅塞,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偕忘的人,才能走进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1、第3自然段说:“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从后文的内容来看,作者写到了那些奇迹?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2分)2、作者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现在这样心灵“震撼”的原因是什么?(2分)3、品析句子。(4分)(1)一片片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2)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偕忘的人,才能走进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4、“精神的种荷者”是如何看待荷的精神的?在对荷的赞美中,表现了他们怎样的情操?(2分)5、文章第6自然段把荷比作弹奏古筝的舞姬,突出了荷怎样的襟怀和风采?(2分)6、某班举行读《说荷》心得交流会,假如请你作为代表发言,你最想说些什么?(3分)【参考答案】1、沉睡几天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能生长;风霜雨雪的洗礼中它依然不折腰。2、以前,没有这种艰苦的背景作为衬托,难以对它的伟大感到震撼。只有在现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才体会出这种震撼,发现平常忽略的美。3、(1)在艰苦的环境中荷花依然绽放,依然挺立,揭示了它顽强不屈的精神。(2)大部分人忽略了荷花的精神,只有真正关注这种精神,具有这种精神的人,才会为它感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顽强精神的敬佩之情。4、他们将荷看作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他们借歌颂荷出淤泥而不染、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表现自己不慕容华、不媚不谄、恪守淡泊的品格和情操。5、清白、端庄、柔媚明艳。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