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电学复习一简单的电现象一.本周教学内容:电学复习一:简单的电现象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电流是有方向的。物理学中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反方向。在电源的外部,电流的方向是由电源的正极经用电器流向电源的负极。3.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金属中存在大量的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因此金属具有较强的导电性。4.电路:把电源、开关、用电器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做电路。(1)电源:将其他形式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叫电源。电源的作用是向电路提供持续的电能。常见的电源有发电机、干电池、蓄电池等。(2)用电器:将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能的装置。用电器的作用是利用电能进行工作。常见的用电器有电视机、电脑、电冰箱、空调、电热水器、家用照明电灯等。(3)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电流的有无),从而控制整个电路或者某一部分电路的工作。(4)导线的作用是连接电源和用电器,用来输送电能,是电流的通道。5.电路有三种状态:通路、断路和短路。(1)通路的特点:电路处处连通,开关闭合,有电流通过,用电器正常工作。(2)断路的特点:电路某处断开或者开关断开,电路中没有电流,用电器不工作。(3)短路的特点: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将导线连接在电源的两端如图1所示,图2所示电路一旦开关闭合就形成短路。短路时会造成电路中电流过大,将电源烧坏,严重时可能引起火灾。连接电路时是绝对不允许短路现象的发生。6.最基本的电路有串联和并联电路.串并联电路一览表:电路连接方式电流路径有无节点各用电器之间是否相互影响开关个数开关作用开关作用是否随位置改变串联电路逐个顺次连接一条无相互影响一个控制整个电路不随并联电路并列连接两条或者多条有,至少两个各支路的用电器互不影响一个或者多个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可能它所在的支路上的用电器节点:三条或三条以上导线交叉相连的点叫节点。是否有节点是判断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的关键之一,也是区分并联电路的干路和支路的要点。并联电路中节点以外的包含电源在内的部分叫做干路,节点以内相互并列连接在节点间的部分叫做支路。电流一.电流强度1.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大小的物理量2.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安培,简称:安,用字母A表示。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μA)。单位换算关系为:1A=103mA1mA=103μA3.测量工具:电流表二.电流表的使用:1.电路符号:2.电流表的表盘:有三个接线柱,分别代表0.6A和3A两个量程;当量程为0.6A时,一个大格代表0.2A,一个小格,即分度值为0.02A,当量程为3A时,一个大格代表1A,一个小格,即分度值为0.1A。3.电流表的使用方法:⑴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⑵“+”“-”接线柱接法要正确;⑶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⑷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三.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1.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表示式:I=I1=I2。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表示式:I=I1+I2电压一.电压1.电压: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即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2.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用字母V表示。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单位换算关系为:1KV=103V;1V=103mV;1mV=103μV。3.电压的产生: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4.常见的电压值:一节干电池两端的电压是1.5V;照明电路两端的电压值是220V。5.测量工具:电压表二.电压表的使用:1.电路符号:2.电压表的表盘:有三个接线柱,分别代表3V和15V两个量程;当量程为3V时,一个大格代表1V,一个小格,即分度值为0.1V,当量程为15V时,一个大格代表5V,一个小格,即分度值为0.5V。3.电压表的使用方法:⑴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⑵“+”“-”接线柱接法要正确;⑶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三.串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1.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上的电压之和。表示式:U=U1+U2。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上的电压相等。表示式:U1=U2。电阻一.电阻1.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2.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