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水利技术的进步B、手工业的发展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D、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推广2.春秋时期自耕农经济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发展B.耕作技术进步C.生产工具改进D.赋税制度改革2.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是()①形成于战国时期②在封建社会初期保持了社会的稳定③是封建社会传统的经济政策④在封建社会中始终发挥着积极作用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3.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创办洋务的重要代表人物,面对“千年未有之强敌,千年未有之变局”他提出了“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主张,这表明李鸿章A.既主张办洋务,也提倡变革政治制度B.为了和戎,必须变革制度C.主张对外妥协退让,对内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办洋务D.在保留封建体制条件下,变更传统的做法,引进外国技术办洋务4.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两次高潮期出现的共同原因是A.政府的支持B.有利的国际环境C.社会性质的改变D.民族独立的实现5.同治十一年至光绪十六年,洋纱进口量增长20.6倍,而洋布只增长27%。在甲午战争以后,手工织布业一度还有较大的发展。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农村手织业者利用价格低廉的洋纱织成土布,降低了成本且增强了土布的竞争能力B.洋布的劳动生产率低于洋纱的劳动生产率,洋纱的竞争能力远比洋布大C.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D.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未被破坏6.恩格斯针对甲午中日战争曾预言:“它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的但却是逐渐的革命化,意味着大工业和铁路等等的发展使农业和农村工业之间的旧有联系瓦解”。此后符合预言中“革命化”含义的是A.民族资本主义取得初步发展B.辛亥革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爱国人士大力倡行“实业救国”D.南京国民政府深入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7.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8、明代在京城、省城出现了会馆,下列关于会馆表述正确的是A会馆是不同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B会馆是不同地域的手工业者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C会馆是同一地域的手工业者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D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9.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后中国人“赶往近代最初的一步”主要表现在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②引进机器创办近代工业③发动太平天国运动④签订了《南京条约》A.①③B.①②③C.①②D.②④10.瓦特改良蒸汽机的重要作用是A.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B.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C.使工厂得以普遍建立D.导致新交通工具的问世11.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长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B.“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C.“市”门内外店铺林立D.晚上“市”门紧闭12.开辟新航路的著名航海家迪亚士曾这样说道:“(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这句话反映了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动力之一是()A.发财致富B.扩展贸易C.传播天主教D.拓展殖民地19.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异常曲折的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的压榨B封建主义的阻碍C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D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13.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