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单元微观与宏观热量【考点扫描】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简单的热现象,初步认识宏观热现象与分子热运动的联系。2、初步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果模型。初步了解纳米材料及应用。3、知道比热容容的物理意义、定义、单位,比热容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会设计并进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能用比热容容解释、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4、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知道热值定义及其单位。5、了解热量的概念,了解热量是内能变化的量度。能用热量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基本概念整理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_______组成的,分子间有______;(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____________;(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和______。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______,彼此进入对方现象。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______引力。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______斥力。4.分子是______组成的,原子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原子核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电子带______电,质子带______电,中子______电,原子核带______电。5.汤姆逊发现______(1897年);卢瑟福发现______(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______(1932年);盖尔曼提出______设想(1961年)。6.自然界两种电荷:______电荷和______电荷。同种电荷相互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带电物体能吸引______。7.(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______的距离。8.(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______。19.热量(Q):在______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______的)9.比热容(c):单位______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______℃,吸收(或放出)的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10.比热容是______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和状态相同,比热容就______。11.比热容的单位是:_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___。12.水的比热容是:C=______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的______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13.热量的计算:①Q吸=cm(t-t0)=______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容,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②Q放=______=cm△t降14.热值(q):1千克某种燃料___________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____________。15.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______;(Q放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热值,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单位是:千克。二、讲练平台例题1:(2012苏州)苏州市已开展对空气中PM2.5浓度的监测工作。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室外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室内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吸烟产生的烟雾。PM2.5在空中的运动____________属于/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浓度的做法是____________.例题2:(2012临沂)汽车发动机常用水来做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大,汽车用橡胶轮胎,这是利用了橡胶的可以大大减轻汽车的震动与颠簸。例题3:(2012荆州)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D.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2)加热到一定时刻,水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这表明实验时的大气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而另一种液体相应时刻并没有沸腾,但是温度计的示数比水温要高的多。请你就此现象进行分析,本实验的初步结论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