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一、复习策略(一)考纲解读1、理解和掌握本专题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如:布雷顿森林体系、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世贸组织、区域集团化等。2、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3、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4、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5、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二)策略设计本专题复习时对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要透过现象从本质上认识、分析美国倡导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目的。要运用问题探究法探究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有关史实,辩证地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对于当今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要运用比较分析法横向比较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不同之处;要联系国际形势,分析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利弊;进一步分析发展中国家加入区域性经济集团的利弊;理清每个区域集团的形成、发展、影响等历史线索,结合时代背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国际、国内等多角度分析经济区域集团化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对于经济全球化要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形成及性质,用矛盾和辩证原理分析全球化的利弊,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得出全球化对绝大多数国家利大于弊的结论。二、复习要点阐述(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二战结束前后美英对世界金融霸主地位的争夺(1)原因及目的:美国之所以要争夺世界金融霸主地位,即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其直接目的是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其根本目的是为美国称霸世界创造条件;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为其争夺世界金融霸主地位奠定了物质基础。英国之所以要与美国争夺的直接目的是维持其长期以来的世界金融霸主地位;英国在当时的国际金融领域还保持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伦敦仍然是国际金融的中心,这是英国争夺的条件。(2)主要表现:二战期间的1943年7月,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和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分别从本国利益出发设计新的国际货币制度,并发表了各自的方案,即美国的“怀特计划”和英国的“凯恩斯计划”。(3)争夺的结果:迫于美国强大的经济政治实力,英国最后接受了美国的方案。2、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1)建立背景: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巨大变化,这表现在西欧国家的经济在战争中受到重创,实力大为削弱,美国经济实力却空前膨胀,并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这为美国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奠定了物质基础。另外,美英两国为争夺世界金融霸主地位分别抛出了“怀特计划”和“觊恩斯计划”,在国际货币计划问题上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激烈争论。(2)建立: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美、英、法、苏、中等44国代表举行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它包括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这两个国际金融机构总部均设在华盛顿,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美国拥有占总投票权1/5以上的投票权,从而拥有了最大的表决权和对重大问题的否决权。由此,美国取得了决定性的控制权,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来了。(3)内容:主要包括国际金融组织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建立和国际货币制度即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制度的建立,基本内容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的建立。(4)作用:积极方面: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②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③美国通过赠予等形式,向世界发散大量美元,客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