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儿童教育常识VIP免费

儿童教育常识_第1页
1/11
儿童教育常识_第2页
2/11
儿童教育常识_第3页
3/11
【早教动起来:连续拍皮球】●让3-4岁的孩子边拍球、边数数,不仅可帮助孩子复习连续数数,还能锻炼身体,增强手眼动作的协调性和敏捷性。●这个时候的孩子拍皮球,方向总是不固定,经常要跑来跑去。家长要让孩子多练习,并指导孩子朝着一个方向耐心地拍球。●在拍球的过程中,孩子能够慢慢体会出,皮球如何反弹以及自己该如何用力,提高观察能力【孩子补钙,喝骨头汤效果好吗?】●多数家长认为骨头汤富含钙,孩子常喝有助长高。其实骨头汤中含钙量微乎其微,更缺少能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补钙效果差。●3到6岁的孩子,每天需600至800毫克的钙,一碗猪骨汤含钙量仅1.9毫克,并不能满足孩子日常所需。●孩子补钙宜每天喝500毫升牛奶,再加平时常吃富含钙的食物,如虾米等,能满足每日所需钙量。*【今日家长阅读:孩子爱做家务,长大更成功】●哈佛大学研究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调查显示,美国孩子每天做家务时间为1.2小时,英、法国的孩子为0.5小时,而中国孩子却不足0.2小时●做家务有助孩子认知能力发展,以及责任感培养。三四岁的孩子,可做整理报纸,餐前摆放餐具,洗小毛巾等简单的家务。*【孩子多咀嚼,能增强记忆力】●咀嚼能锻炼脸部肌肉,刺激脑部主管记忆力的部分,并增加脑部荷尔蒙的分泌,从而提高记忆力。●从小要让孩子养成多咀嚼的习惯,一口食物最好在嘴里至少经20次咀嚼;炒菜时不要舍弃蔬菜的茎,并常烹饪海带、芹菜等食物,增加孩子进餐时的咀嚼次数。●此外,尽量少给孩子吃松软的食物,零食可常备有嚼头的食物,如玉米、花生等。*【今日教育阅读:爱的疗效】●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养料。父母的爱,能给孩子立竿见影的好处。●美国科学家做过一项实验:他们拿电击棒电击受试者,记录电击前和电击时的焦虑程度。如果让受试者牵着所爱之人的手,焦虑反应会下降许多;如果受试者与牵手之人没什么感情,就没有这种效果。●研究表明,只要双方感情好,光是牵手,就能为对方带来降低血压和缓解压力的效果。●许多父母不知道,平常哪怕只是多牵牵孩子的手、拍拍他的肩膀,也会给孩子的健康和学业,带来意想不到的促进作用。*【早教动起来:观察糖溶解】●3-4岁的孩子能用见过、听过的知识来思考问题。家长可通过糖溶解的实验,让孩子体会有些东西虽从眼前消失,但它仍存在。●将糖撒入装有热水的杯子里,让孩子观察糖慢慢消失的过程,然后尝尝糖水。最后和孩子一起讨论溶解现象:糖变成很小的物质在水里漂浮。●家长还可以用盐、沙子做实验,让孩子说一说,还有哪些东西会出现这种现象。*【今日教育阅读:聪明的时间教养】●别做闹钟式的父母,时间一到就跳出来督促:“该复习了”、“该练琴了”…这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因为他根本不需要关注时间,父母就是自己的闹钟,有定时提醒功能。●想教会孩子管理时间,父母最该做的,是和他一起讨论、制订作息计划表,并适度提醒孩子,自己去对照执行。●好的时间管理,其实就是自我管理,这种能力需要配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无法速成。例如不该强求幼童完全配合大人的安排;也不需为青春期的孩子事事提醒,因为他得尽快学会自己规划未来。*【节日餐桌,遵循“3个三分一”原则】将节日餐桌上食物种类分成三类进行搭配,能使孩子营养摄入达到平衡状态:●纯肉菜:不超过菜肴数量的三分一,避免过于荤腻,增加胃肠负担●荤素搭配的菜:要占三分一,这类菜营养更丰富,如在富含铁的植物性食物中,加入少量的鱼或肉,更能促进铁的吸收●纯素菜:也要占三分一,其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有助消化。*【今日教育阅读:做孩子的啦啦队长】●看到孩子的成绩单时,许多家长的通常想法是:哪科弱就赶紧补哪科。其实,真正该补的可能不是孩子的弱科,而是孩子的强科才对。●勉强孩子去补弱项,最多只是让弱项“不太弱”,如果去补孩子的强项,就有机会找到孩子的兴趣和天赋,也有可能充分激发孩子的潜力。要知道,孩子今后是靠自己的强项,立足社会,奠定事业根基。●父母最好不要变成孩子的“教练”,而应做孩子的“啦啦队长”,最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儿童教育常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