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管理——“代币管理法”。(一)关于“代币管理法”A、“代币管理法”概述“代币管理法”又称代币管制法或代币治疗法,它是一种运用强化原理,来增加参加治疗或教育的个体的期望行为(适应性行为)的行为治疗技术。其中的条件强化物所起的作用类似于货币,因此称为“代币”(token)。大量的研究表明,代币管制可以成功的用于各种治疗环境中的儿童和成人,不同的代币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住院的精神病人、学校中的多动儿童、中小学生、监狱中的被管制者、犯罪少年和工厂工人等。运用代币法,首先要确定治疗中将要强化的期望行为(适应性行为),对之加以清楚、明确的界定,如早上七点钟起床,按时完成课外作业等。而后规定、说明如何表现这些期待行为,就可以得到怎样的奖赏,即可获得多少代币。代币必须是可以积累、计算、且只能从治疗人员那里获取的一种证券,其形式有纸牌、硬币、小红旗、小铁牌等。经过训练的治疗人员要每天审核被治疗者的行为,并依其表现情况即时发给代币。当被治疗者所获代币积累到一定数量之后,就可像用真的钱一样来购买或兑换想要的东西或优待,如买日常零用品、做某种游戏、外出许可等,代币法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动机,并鼓励被治疗者产生期待行为。这样具体而又实用的正性强化,对于被治疗者有直接鼓励、改善行为的疗效,特别对于行为颓丧的慢性精神病患者和长期住院而与实际社会环境长期脱节的患者,有直接的效果。1、代币法的背景代币法是心理咨询中常见的一种行为疗法。20世纪初,有些心理学家不1/19满意当时的心理学对心理现象的主观推测,他们就试图使心理学跟其他自然科学一样,把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一个不承认自己是心理学家的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很多人将他的经典条件反射作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开端。巴甫洛夫通过动物实验的结果,进而演绎和推论人的心理,而后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建立了操作条件反射,更推进了行为主义的发展。而行为疗法就是依据行为主义的条件反射与行为学习的原理,消除和纠正异常行为并建立一种新的条件反射和行为的治疗方法。到了20世纪70年代,在整个心理治疗领域中,行为治疗被称为第二种势力,是心理治疗发展史中的第二个里程碑。2、代币法的理论基础与作用原理代币法是行为疗法中运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也称表征性奖励制。用奖励强化所期望的行为,用惩罚消除不良行为而达到目的。代币法就是运用代币并编制一套相应的激励系统来对符合要求的目标行为的表现进行肯定和奖励。代币起着表征的作用,只是一个符号,在小学里尤其是以小红花,五角星等等为代表,也可以是记分卡、点数等等,可以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其主要原理是:1)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建立,就是条件刺激取代无条件刺激,形成特定的“刺激—反应”关系的获得过程。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里,控制变量是实验者所设定和控制的实验变量,即第三变量。在斯金纳操作箱里,只要老鼠“压杠杆”(第三变量),就能取得“食物”,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将这第三变量与我们的目标行为联系在一起。2)强化:这里主要是指阳性强化,也就是鼓励法。强化是使一个人积极2/19寻求目标行为或活动的原因。每次完成所指定的行为或没有发生规定禁止的行为,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3)行为自控:人的行为可以自己调控自己,不一定被外界左右。一个人的认知会有相应的行为反映。因此心理学家认为,个体既然可以通过社会学习形成那些不良或不适应行为,也可以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这些行为,反之亦然。人的主观能动性起了很大的作用。4)消退训练:根据条件反射的原理,当某种行为不得到强化或不被引起重视时,行为就会消退。这种强化是指没有过多的受到重视和批评。如小孩子在班级里调皮捣蛋若不受到老师的过多批评和注意,行为可能就会消退。总的来说,代币法是结合奖励法、行为塑造法、行为契约法、自我调控于一体的方法。其主要目标是目标行为的出现或某种不良行为的减少或消退,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于提高一个人的持之以恒的能力和对某方面的兴趣产生很大的帮助。在共同协商下,制定了行为契约,只有严格按照契约上的规定来执行,在案主的自我...